共 18 条
黄土高原一个连续的晚新生代剖面及其划分与对比附视频
被引:19
作者:

薛祥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张云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岳乐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3] 陕西西安
来源: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新近系;
第四系;
连续剖面;
地层划分对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2 [新第三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陕西旬邑地区一个地层厚约 2 30 m的晚新生代剖面 ,全为土状堆积。岩性划分、古地磁测年、古生物研究及其他一些手段的分析测定表明 ,该剖面记录了距今 6 .8Ma到现代的沉积 ,其中第四系厚 141.2 m,全为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 ;新近系厚约 90 m,全为红土沉积 ,底部不整合面之上有 6— 7m红土层被覆盖 ,无法取样 ,其上实测厚度83.4m,将每层红土层及紧接其下的钙质结核层称为一个成土—成壤组合 ,新近系约含 80个明显的成土—成壤组合。 N/Q岩性界线在剖面深度的 141.2 m处 ,但古地磁 M/G界线在相当于剖面深度的 137.6 m处 ,即 L43 顶界之上0 .4m处 ,古地磁极性的转移滞后于岩性的变化。多层生物化石的发现对各段地层时代的确定及古气候环境的分析起了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8+101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泾川晚第三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其与灵台剖面的对比[J].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 423 - 43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侯圣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熊尚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丁仲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 [2] 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其构造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 457 - 463宋友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方小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李吉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杨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吕连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 [3] 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J]. 沉积学报, 1999, (02) : 61 - 67鹿化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2.6Ma前后大气环流重构的黄土-红粘土沉积证据[J]. 第四纪研究, 1999, (03) : 277 - 281丁仲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继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刘东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 [5] 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及粒度记录[J].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 86 - 94丁仲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孙继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熊尚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顾兆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刘东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朱日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郭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岳乐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 [6] 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与气候变化[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 265 - 270孙东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明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J]. 第四纪研究, 1997, (02) : 52 - 62丁仲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孙继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朱日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郭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8] 陕西府谷老高川新第三纪“红层”的划分与时代[J]. 地层学杂志, 1995, (03) : 214 - 219张云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薛祥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岳乐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
- [9] 陕西府谷老高川三趾马动物群的发现及时代分期[J]. 科学通报 , 1995, (05) : 447 - 449薛祥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张云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岳乐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
- [10] 二百五十万年来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变化的阶段性耦合过程[J]. 第四纪研究, 1992, (01) : 12 - 23刘东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丁仲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