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TXB2、6-K-PGF1α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庞勇
机构
[1]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南宁
关键词
脑栓塞和血栓形成; 针灸疗法;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针灸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益肾调督取穴组和普通取穴组各 30例 ,治疗 30天。观察针刺前后两组患者病类评分、血浆血栓素B2 (TXB2 )及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 -PGF1α)的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 ,益肾调督取穴组优于普通取穴组。两组均能调节患者血浆TXB2 、 6 -K -PGF1α的平衡 ,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调和阴阳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J].
郑谅 ;
江钢辉 ;
李艳慧 .
针刺研究, 1999, (04) :249-252
[2]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的变化 [J].
李建生 ;
郭盛典 ;
赵君玫 ;
张卫红 ;
赵晶 .
实用老年医学, 2000, (05) :239-241
[3]   电针对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活动的影响 [J].
应赛霞 ;
程介士 .
针刺研究, 1994, (01) :29-32
[4]   血浆TXA2、PGI2水平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 [J].
李泓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11) :701-704
[5]   脑梗塞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一氧化氮及相关因素测定分析 [J].
林卫红 ;
张淑琴 ;
胡伟红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04) :34-35
[7]   血管活性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J].
刘琼 ;
于冬雁 ;
陈念祖 ;
徐仓宝 ;
康新勤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0, (03) :111-115
[8]   电针督脉经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J].
许能贵 ;
许冠荪 ;
钟平 ;
王联发 ;
朱舜丽 ;
陈全珠 .
针刺研究, 1996, (03)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