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铭
于泽平
刘福坤
虞伟
吴波
机构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
[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医学检验中心!江苏南京
[3]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江苏南京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端粒酶; 细胞凋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细胞凋亡发生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 方法 :应用端粒酶 TRA P- PCR电泳、银染及 EL ISA法、凋亡细胞原位检测 (TU NEL法 )和 S- P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 ,分别对端粒酶定性和定量测定其活性 (TA)、计算凋亡指数 (AI)、检测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p5 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TA定性检测平均阳性率为 89.8%、定量测定吸光值中位数 0 .6 3± 0 .2 9,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和良性病变组织(P<0 .0 5 ) ,其表达阳性率高者预后较差 ,5年累积生存率 (6 0 .3% )低于阴性者 (77.4% ) ,二者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但酶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 TNM分期、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关。 AI中位数4.83± 0 .74,与 TA表达高度相关 (r=0 .7331,P <0 .0 5 ) ,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 3.4%和 40 .7% ,其中 Bcl- 2表达水平与 TA、AI高低呈高度正相关 (r=0 .7814,P<0 .0 5 ) ,p5 3与之呈负相关 (r=- 0 .6 2 5 5 ,P<0 .0 5 ) ;经多变量 Cox回归分析显示仅 TA、AI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有影响 ,TA阳性率高、AI>4.0 %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 TA阴性、AI<4.0 %者 (P<0 .0 5 )。此外 ,术前接受化疗者的 TA表达水平低于未化疗者 (6 4.7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银染色法用于端粒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J].
虞伟 ;
谈华 ;
武建国 ;
季洪爱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0, (02) :96-98
[2]   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J].
黄建华 ;
吕新生 ;
刘少华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999, (05) :363-365
[3]  
Apoptosis: its significance in cancer and cancer theropy Kerr JFR; Williamson KE; Wilson RH; et al; Cancer 1994,
[4]  
Apoptosi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Bcl-2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adenomas and carcinomas Baretton GB;Diebold J;Christoforis G;et al; Cancer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