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问题与对策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单菁菁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环境; 保护; 建设;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15.05.005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2005—2013年开展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虽然取得了积极的生态成效,但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生态环境保护缺乏长效机制,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为此,论文建议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同时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健全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参与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选择 [J].
郭志仪 ;
马洪波 .
改革, 2005, (10) :46-50
[2]   青海三江源区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J].
赵志平 ;
吴晓莆 ;
李果 ;
李俊生 .
生态学报, 2013, 33 (20) :6577-6586
[3]   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思考——以果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例 [J].
韩墨武 .
青海国土经略, 2013, (04) :34-36
[4]   三江源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评估与启示 [J].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自然杂志, 2013, 35 (01) :40-46
[5]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补偿标准 [J].
李屹峰 ;
罗玉珠 ;
郑华 ;
杨绍顺 ;
欧阳志云 ;
罗跃初 .
生态学报, 2013, 33 (03) :764-770
[7]   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J].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高国力 ;
陈龙桂 ;
刘通 ;
贾若祥 .
宏观经济研究, 2008, (01) :24-28
[8]   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J].
达阳 .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276+28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