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

被引:20
作者
吴其付
机构
[1]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藏彝走廊; 遗产廊道; 文化线路;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07.04.012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藏彝走廊既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又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藏彝走廊特殊地理环境下,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观。遗产廊道是一种区域性的线性文化景观。本文运用遗产廊道的理念,对藏彝走廊的遗产廊道的构建策略及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力图通过对遗产廊道的构建,实现藏彝走廊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关于藏彝走廊中的纳文化 [J].
杨福泉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02) :17-19
[2]   藏彝走廊的范围和交通道 [J].
李星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01) :22-24
[3]   文化线路辨析 [J].
刘小方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5) :622-625
[4]   试论藏彝走廊独立族群聚居地的文化景观——以白马人为例 [J].
顾人和 ;
刘晓玫 ;
郭华 ;
李晟之 .
人文地理, 2006, (05) :66-69
[7]   横断山的地缘环境及民族文化旅游发展 [J].
艾南山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30-136
[8]   藏彝走廊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区域类型及其与甘青地区的联系 [J].
石硕 .
中华文化论坛, 2006, (02) :113-118
[9]   费孝通论藏彝走廊 [J].
李绍明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