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巨震的天文背景

被引:4
作者
胡辉 [1 ]
韩延本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关键词
巨震; 天文背景; 调制; 触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183.5 [天体与地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401 ;
摘要
分析了全球8.5 M以上巨震的天文背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巨震大都发生在处于月亮轨道运动所对应的地震活跃期的地震带区,太阳活动的下降段与地球自转的加速期。这是就天文因素的长周期变化而言。对于天文因素的短周期变化,无论是对于地方时,地方恒星时与月相,都有集中发生在某一段时间的现象;对于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更是比较明显,要么发生在其变化最快时期,要么发生在其变化的最慢时期。这一切都表明,这些地震的发生是受天文因素的影响的。天文因素是外界发震动力之一,长周期变化的天文因素可能是对地震的孕育、发展与发生起着调制作用,而短期变化的天文因素则是当其作用于远离平衡态的发震构造上时,引起系统的巨涨落,从而诱发地震。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J] 许绍燮 国际地震动态 2005, 05
[2]  
高能粒子流对地震活动的可能调制[J] 罗葆荣 云南天文台台刊 1995, 02
[3]  
18.6年地震轮回及其成因初探[J] 杜品仁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3
[4]  
关于地震预报科学思路、方法论及难点的思考[J] 陈立德 地震研究 1992, 02
[5]  
Research on correlation of positions of celestial objects with earthquakes[J] Hu Hui;Li Xiaoming Natural Hazards 2001,
[6]  
Earthquake-tide Correlation Shlien;S; Geophys. J. R. Astr. Soc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