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视角下的城市能量系统及其规划

被引:4
作者
黄子硕 [1 ]
于航 [2 ]
彭震伟 [1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能互补; 集成优化; 城市能流网络; 综合能源系统; 边界划分; 网络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是国家能源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其内部又包含多个层次的能源生产-转换-输配-存储-消费子系统.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理念引领下,将特定范围内多类供用能子系统统筹规划,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庞大而又复杂的城市供用能网络,探明其内部的层次结构及其与非能源系统间的交互关系,并将其分解为多个适于分析的子系统,是对其进行规划优化的前提.为此,本文从能源链条的终端用户出发追溯至能源资源获取,结合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模式和空间层次,梳理了整个能源供需链条和能流网络的自身结构.借用一次和二次能源市场的概念阐述供应侧与需求侧能源规划的区别与联系,基于规划对象和内涵的差异,提出了双层四阶段的城市能源规划体系.结合各类能源梯级转化和能量转移规律,剖析了城区各能源局域网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个体-部分-整体生成关系,提出了支撑城市供用能系统规划的基础信息系统框架.结合城市能流网络自身特性和既有研究进展,给出了城市能源系统深度集成优化面临的体制和技术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3047 / 30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分布式能源网络系统总体架构 [J].
朱晓军 ;
朱建华 ;
朱振旗 ;
李红霞 ;
甘中学 .
科学通报, 2017, (32) :3659-3671
[2]   分布式能源网络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J].
朱晓军 ;
朱建华 ;
朱振旗 ;
甘中学 .
科学通报, 2017, 62 (32) :3672-3682
[3]   能的梯级利用与总能系统 [J].
金红光 .
科学通报, 2017, (23) :2589-2593
[4]   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综述 [J].
张国荣 ;
陈夏冉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 (01) :1-7
[5]   多能流能量管理研究:挑战与展望 [J].
孙宏斌 ;
潘昭光 ;
郭庆来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15) :1-8+16
[6]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典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综述 [J].
王伟亮 ;
王丹 ;
贾宏杰 ;
陈沼宇 ;
郭炳庆 ;
周海明 ;
范孟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12) :3292-3306
[7]   美国的能源互联网与电力市场 [J].
SU Wen Cong ;
HUANG Alex Q .
科学通报, 2016, 61 (11) :1210-1221
[8]   面向社区能源规划的建筑总能系统模型 [J].
黄子硕 ;
于航 ;
彭震伟 ;
刘志渊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 (02) :292-298+311
[9]   综合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简述 [J].
余晓丹 ;
徐宪东 ;
陈硕翼 ;
吴建中 ;
贾宏杰 .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 (01) :1-13
[10]   社区能源综合规划及其方法初探 [J].
于航 ;
黄子硕 ;
彭震伟 .
暖通空调, 2014, 44 (12)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