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南沙海域波浪及波浪能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50
作者
郑崇伟 [1 ,2 ,3 ]
周林 [1 ,2 ]
周立佳 [4 ]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2] 全军海洋水文环境数值模拟研究中心
[3] 部队气象台
[4]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海洋系
关键词
南海; 风浪; 涌浪; 波浪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2 [波浪]; P743.2 [波浪能];
学科分类号
0707 ; 0824 ;
摘要
采用来自ECMWF将风浪、涌浪分离的近45a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对西沙和南沙海域的海面风速、风浪有效波高、涌浪有效波高、浪级频率、波向频率的多年变化特征进行统计研究,重点讨论了西沙和南沙海域风浪能和涌浪能季节变化和稳定性特点。结果表明:南海海域涌浪能明显比风浪能稳定,西沙海域年均能流密度约8.0kW/m,风浪能流密度和涌浪能流密度大小相当,是南海波浪能的富集区;南沙海域年均能流密度约4.8kW/m涌浪,能流密度占据主导。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应用WAVEWATCH-Ⅲ模式对南海的波浪场进行数值计算、统计分析和研究 [J].
周良明 ;
吴伦宇 ;
郭佩芳 ;
王爱方 .
热带海洋学报, 2007, (05) :1-8
[2]   中国近海及临近海域海浪的季节特征及其时间变化 [J].
陈红霞 ;
华锋 ;
袁业立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4) :407-415
[3]   基于T/P资料分析南海海面风、浪场特征及其关系 [J].
齐义泉 ;
施平 ;
毛庆文 ;
王静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3, (05) :619-624
[4]   WWATCH模式模拟南海海浪场的结果分析 [J].
齐义泉 ;
朱伯承 ;
施平 ;
毛庆文 ;
范辰五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4) :1-9
[5]   TOPEX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数据分析与极值统计预报 [J].
纪永刚 ;
张杰 ;
杨永增 .
黄渤海海洋, 2002, (01) :25-33
[6]   采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南海风、浪的月平均特征 [J].
齐义泉 ;
施平 .
热带海洋, 1999, (02) :90-96
[7]   南海海面风场和浪场季平均特征的卫星遥感分析 [J].
齐义泉 ;
施平 ;
毛庆文 .
中国海洋平台, 1997, (03) :23-27+4
[8]   琼州海峡的波浪特征 [J].
滕学春 ;
吴秀杰 .
黄渤海海洋, 1993, (04) :1-8
[9]  
海洋能资源分析方法及储量评估[M]. 海洋出版社 , 王传崑, 2009
[10]  
海洋调查方法[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侍茂崇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