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2005-2009年灰霾天气污染水平分析附视频

被引:13
作者
冯加武 [1 ,2 ]
彭晓武 [1 ]
许振成 [1 ]
胡国成 [1 ]
郭庶 [1 ]
刘芸 [1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2]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
灰霾; 珠三角地区; 污染水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和灰霾观测站气象资料,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2005-2009年灰霾污染程度,分析大气污染颗粒物与灰霾天气的关系,反映该地区居民灰霾污染暴露水平。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2005-2009年灰霾天气总体趋势为广州市稳中有降,东莞、深圳和肇庆三城市先升后降,每年灰霾天气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四城市灰霾天气污染水平均以等级指数2轻微灰霾天气为主,PM10、SO2和NO2,3种大气污染物与灰霾等级指数回归分析具有显著性的正相关效应。珠三角地区属于灰霾高发区,灰霾污染较为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严重空气污染的分析 [J].
吴兑 ;
吴晟 ;
李菲 ;
陈欢欢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4) :540-545
[2]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J].
吴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03) :157-161
[3]   珠江三角洲2001—2008年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J].
陈欢欢 ;
吴兑 ;
谭浩波 ;
李菲 ;
范绍佳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2) :147-155
[4]   灰霾天气与大气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J].
余锡刚 ;
吴建 ;
郦颖 ;
闵怀 ;
周洋毅 ;
程文 ;
王卫军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2) :86-88+94
[5]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J].
吴兑 .
环境化学, 2008, (03) :327-330
[6]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