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光强和CO2的响应与模拟

被引:20
作者
王建林
机构
[1] 青岛农业大学
关键词
燕麦; 光合作用; 气孔导度; 光强; CO2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6 [燕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指导燕麦生产,并了解燕麦在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人工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在锡林郭勒盟对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叶片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在自然CO2浓度下,燕麦叶片的潜在最大光合速率为18.63μmol/(m2.s);在饱和光强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CO2浓度→∞时,潜在最大光合速率达到110.28μmol/(m2.s);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气孔限制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气孔限制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迅速增大,而[CO2]>200μmol/mol时,气孔限制值基本保持恒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氮素对燕麦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董祥开 ;
衣莹 ;
刘恩财 ;
侯立白 ;
齐华 ;
蒋文春 ;
高妍萍 ;
王艺陶 .
华北农学报, 2008, (03) :133-137
[2]   CO2浓度增加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J].
金路路 ;
齐华 ;
衣莹 ;
蒋文春 ;
李春 ;
白向历 ;
任志萍 .
杂粮作物, 2007, (01) :33-36
[3]   北方粳稻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J].
王建林 ;
于贵瑞 ;
王伯伦 ;
齐华 ;
徐正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16-25
[4]   植物光合生产力与冠层蒸散模拟研究进展 [J].
于强 ;
谢贤群 ;
孙菽芬 ;
王天铎 ;
陆佩玲 .
生态学报, 1999, (05) :156-165
[5]   水稻光合作用对加富CO2的响应 [J].
彭长连 ;
林植芳 ;
孙梓健 ;
林桂珠 ;
陈贻竹 .
植物生理学报, 1998, (03) :272-278
[6]   提高CO2浓度对两种亚热带树苗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 [J].
韦彩妙 ;
孔国辉 ;
林植芳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1) :12-16
[7]  
燕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综合开发利用问答.[M].杨克理;田长叶等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8]  
植物生理的数学模型.[M].(英)索恩利(J.H.M.Thornley)著;王天铎等译;.科学出版社.1983,
[9]   A combina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maize (Zea mays L.) leaves over a long term [J].
Yu, GR ;
Nakayama, K ;
Matsuoka, N ;
Kon, H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998, 92 (01) :9-28
[10]  
An approach to couple vegetation functioning and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transfer models for semiarid grasslands during the HAPEX-Sahel experiment.[J].D. Lo Seen;A. Chehbouni;E. Njoku;S. Saatchi;E. Mougin;B. Monten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