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90年代稻瘟病发生的气候因子分析及防治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王虹
梁平
孙惠敏
雷德光
机构
[1] 黔东南州农业局植保站!
[2] 黔东南州气象局!
[3] 镇远县植保站!
关键词
稻瘟病; 气候因子; 防治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90年代气候特点是暖冬凉夏,加上本州地形复杂,区域性小气候较为显著,稻瘟病发生面积大、程度重。品种抗性丧失,是稻瘟病发生的主导因子,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猪瘟病流行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适宜稻瘟病发生的气候指标;对镇远县1987~1997年稳猪瘟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穗稻瘟病发生程度预测方程。根据90年代我州猪瘟病发生情况和气候特征,对我州稻作区进行了初步区划。在这一项目的分析研究过程中,采取了“以加强病害测报为先导,选用耐抗品种为中心,实施健身控害栽培为基础,保穗防治为重点”的治理策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黔东南州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J].
松会武 ;
焦汝志 ;
沈仲宁 .
贵州农业科学, 1995, (06)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