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江上游的纳缪尔期沉积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武仁
机构
关键词
黑色泥岩; 纳缪尔期; 粉砂岩; 碎屑岩; 灰岩; 浑江;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92.01.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杨敬之等(1962)指出:“本溪群标准地点本溪在Eostaffella subsolana带之下,很可能有纳缪尔期沉积”,最近在浑江上游证实这一推测。近年来在浑江上游咋子矿区和六道江等地的钻孔揭露出本区的“本溪群”最大厚度为224m。一般有7—8层灰岩,在含Eostaffella subsolana灰岩之下还有2—3层,在含(竹蜓)灰岩层之下采到很多植物化石,多是欧洲维斯发期早期分子,也有一些是欧洲纳缪尔期分子。浑江上游的“本溪群”可分为:上部由灰岩、泥岩、粉砂岩及灰白色砂岩构成,富含(竹蜓)、腕足化石;下部多为灰绿色砂岩、粉砂岩、黑色泥岩及紫色花斑状铝土质岩、含网羊齿和脉羊齿为主植物化石,往往有2—3层灰岩;底部为灰色砂岩、黑灰色泥岩和铝土质岩,含纳缪尔期植物化石。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甘肃靖远石炭系研究新进展 [J].
吴秀元 ;
李星学 ;
沈光隆 ;
梁希洛 ;
张遴信 ;
王志浩 ;
朱怀诚 ;
佟再三 ;
武安斌 ;
李兰 .
地层学杂志, 1987, (03) :163-179+243
[2]   辽宁本溪地区本溪组下部腕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刘发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121-130+154
[3]   贵州罗甸纳水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牙形刺及(竹蜓)序列附视频 [J].
王志浩 ;
芮琳 ;
张遴信 .
地层学杂志, 1987, (02) :155-159
[4]  
宁夏纳缪尔期地层和古生物[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宁夏地质矿产局,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