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测量及意义附视频

被引:29
作者
李军朋
余克强
李义凯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关键词
颈椎曲度; 颈椎活动度; 测量; 意义;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如何准确测量颈惟曲度和活动度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很棘手的问题 ,本文就常用的曲度和活动度测量方法及意义作一简述 ;常用的屈度测量方法有 Borden氏法、改良 Borden氏法和夹角测量法等 ,值得推荐的是 Borden氏法 ;颈椎活动度的测量方法相对较多 ,有颈椎动力性摄片法、改良方盘测角仪、脊柱运动分析仪、颈椎活动度测量仪、电动测量仪、皮尺测量和目测等数十种 ,但目前尚无一种切实可靠、能被大多数研究人员公认的活动度测量方法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能准确地反应颈椎整体功能的变化 ,当颈椎病初发或颈椎病产生症状时 ,往往都有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对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对判定颈椎各节段功能及颈椎病变部位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颈椎曲度变化与退变关系的生物力学分析 [J].
韦坚 ;
韦贵康 .
广西中医药, 1999, (S1) :1-3+124
[2]   手法对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J].
韦贵康 ;
韦坚 ;
黄荣 ;
方素萍 ;
周宾宾 ;
戴七一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9, (05) :15-17
[3]   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附视频 [J].
方文 ;
石志才 ;
贾连顺 ;
李家顺 ;
叶晓健 .
颈腰痛杂志, 1999, (02) :6-9
[4]   计算机测量脊柱颈曲的临床意义 [J].
程黎明 ;
贾连顺 ;
陈雄生 ;
谭军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7, (06) :44-46
[5]   颈椎曲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J].
李义凯 .
中医正骨, 1995, (02) :39-40
[6]   改良方盘量角仪测颈椎活动度的研究 [J].
胡永善 ;
范振华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3, (02) :57-59
[7]   颈椎生理曲度X线测量方法研究 [J].
王成林 ;
王政民 ;
龚小龙 ;
张智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1, 7 (02) :3-5
[8]  
颈椎伤病学[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赵定麟主编, 1994
[9]  
临床骨科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毛宾尧, 1992
[10]  
骨与关节损伤[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亦璁等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