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技术现状和焦炉煤气干熄焦新技术研究开发

被引:6
作者
王丽秀
张永发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干熄焦; 焦炉煤气; 气化冷却;
D O I
10.16085/j.issn.1000-6613.2009.s1.053
中图分类号
TQ522.1 [炼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介绍近几年干熄焦技术应用进展和分析现有干熄焦技术缺陷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干熄焦技术——焦炉煤气和蒸汽混合熄焦技术,该技术将焦炭冷却过程分为两段,即气化冷却段和物理冷却段,蒸汽和高温焦炭发生气化反应,吸收热量形成合成气(H2和CO),然后循环焦炉煤气与热焦炭换热使高温焦炭冷却。初步分析表明:达到相同的冷却效果,若通气速率相同冷却时间可降低40%;每熄1t焦炭消耗水蒸气10.8m3,消耗碳50.3kg,气化气组成CO、CO2、H2和H2O分别为40.81%、3.77%、48.36%和7.06%,合成气增加约22.8%,醇产量增加32.3%。该技术使焦炭质量提高,M40提高约4%,反应性降低0.3%,并减少污染物排放,每熄1t焦炭CO2排放量减少0.14t,烟尘减少0.16kg。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钢铁产业在结构调整、持续发展中与焦化相关若干问题的探讨 [J].
董海 ;
钟英飞 .
燃料与化工, 2009, 40 (04) :1-4+16
[2]   2009年焦化结构调整工作重点 [J].
舒朝晖 .
冶金管理, 2009, (04) :12-14
[3]   150t/h干熄焦在本钢6#、7#焦炉的应用 [J].
全喜红 .
节能, 2009, 28 (04) :47-49+3
[4]   焦炭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及趋势判断 [J].
刘晔 .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1) :6-7+9
[5]   干熄焦技术推广难的症结问题及改进措施 [J].
杨子江 ;
孙明君 .
黑龙江冶金, 2008, (01) :13-15+58
[6]   干熄焦技术在济钢的开发与应用 [J].
齐女 ;
画张 ;
丙林 ;
李德瑾 .
煤化工, 2008, (01) :13-14+17
[7]  
莱钢1~#干熄焦装置运行技术经济分析[J]. 于世友.莱钢科技. 2007(05)
[8]  
莱钢1~#干熄焦装置运行技术经济分析[J]. 于世友.莱钢科技. 2007 (05)
[9]   鄂钢140t/h干熄焦技术特点及改进 [J].
阎建桥 ;
周绪祥 .
武钢技术, 2007, (02) :5-8
[10]   攀钢干熄焦工艺特点及投产后的运行改进 [J].
王建明 .
四川冶金, 2007, (02)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