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G岩类的识别:讨论与建议附视频

被引:37
作者
冯艳芳 [1 ,2 ,3 ]
邓晋福 [2 ,3 ]
肖庆辉 [2 ,3 ]
邢光福 [4 ]
苏尚国 [3 ]
崔显岳 [5 ]
公凡影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5] 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
关键词
TTG岩类; QAP实际矿物定量分类; An-Ab-Or标准矿物分类; 识别步骤;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1.03.010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文简要叙述了国际上通用的两种TTG岩类分类命名方案及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QAP实际矿物定量分类,应用时必须使用精确的矿物定量数据,而不是用目估或半定量方法估算的矿物含量;(2)O’Connor(1965)An-Ab-Or标准矿物分类,应用于石英标准分子(Q-norm)>10%的长英质岩石。在此基础上,对两种分类命名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无论是实际矿物定量分类,还是标准矿物分类,两种分类方案(或者说,双重分类法)对TTG岩类的分类命名总体上是相符合的,但二者在使用时却存在差异:采用实际矿物定量分类的QAP图解,不能直接区分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还必须进一步根据暗色矿物(M)含量大于(>)或小于(<)10%区分是英云闪长岩,还是归属于浅色英云闪长岩的奥长花岗岩。而采用标准矿物分类An-Ab-Or图解,可直接区分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在应用上更为方便和快捷。在回顾和讨论了国内某些有关TTG岩类分类命名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分类命名方案对比,结合工作实例提出如下建议:(1)在识别TTG岩类时,应按照数据特点采用不同的分类命名方法。当具有精确的实际矿物定量统计时,采用国际地科联提出的QAP分类,并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对区5的英云闪长岩基本名称再进一步区分为英云闪长岩(狭义)和奥长花岗岩;当不具有精确的实际矿物定量统计,但有主元素化学分析数据时,则采用O’Connor(1965)An-Ab-Or标准矿物分类命名。如果两种数据均有,则可以同时使用,以便互相校对,获得更正确的TTG岩类名称。(2)鉴于O’Connor(1965)An-Ab-Or标准矿物分类命名方案在太古宙灰色片麻岩区和花岗-绿岩带广泛使用,对于显生宙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弧花岗岩类的研究亦可使用,建议对我国造山带中花岗岩类更多地使用O’Connor(1965)An-Ab-Or标准矿物分类方案,可能对TTG岩类的识别会起到积极作用。(3)构筑统一平台,对于区域火成岩对比和综合研究非常重要,由于主元素化学分析数据比较容易得到,采用O’Conner(1965)An-Ab-Or标准矿物分类命名方案比较现实,可操作性强。(4)O’Connor(1965)An-Ab-Or标准矿物分类实质上是一种化学分类,它可实现在统一平台上进行侵入岩与对应的火山岩的对比研究;同时,这种化学分类有利于火成岩与实验熔体之间的对比,这对讨论火成岩的起源、形成的温压条件等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了TTG岩类识别的两个步骤:首先,应用侵入岩TAS图解判别花岗岩类;然后,应用O’Conner(1965)An-Ab-Or标准矿物分类命名识别TTG岩类。
引用
收藏
页码:406 / 4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鲁西地区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类中镁安山质岩石系列(MA)的识别及大陆地壳生长 [J].
冯艳芳 ;
邓晋福 ;
王世进 ;
肖庆辉 ;
陆松年 ;
刘翠 ;
崔显岳 ;
公凡影 ;
甄世民 ;
贾德龙 ;
齐钒宇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1119-1129
[2]   火成岩组合与构造环境:讨论 [J].
邓晋福 ;
肖庆辉 ;
苏尚国 ;
刘翠 ;
赵国春 ;
吴宗絮 ;
刘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392-402
[3]  
中国太古代地壳演化——泰山杂岩及长期亏损地幔新地壳增生的证据[J]. 江博明,B.欧弗瑞,J.柯尼协,J.马西,沈其韩,刘敦一,张宗清,叶笑江,张群章,董一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1988(02)
[4]  
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M]. 地质出版社 , 邓晋福等编著, 2004
[5]  
北京地质百年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鲍亦冈等著, 2001
[6]  
中朝古大陆太古宙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伍家善等著, 1998
[7]  
火成岩分类及术语辞典[M]. 地质出版社[]R·W·Le Maitre 主编, 1991
[8]  
中国东部花岗岩[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张德全,孙桂英著, 1988
[9]  
南岭花岗岩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莫柱孙著, 1980
[10]  
华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