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山废弃地不同植物复垦措施及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赵广东
王兵
苏铁成
白秀兰
李刚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抚顺矿务局林业处
[3] 北京
[4] 辽宁抚顺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废弃地; 植物生长; 土壤化学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合煤矸石山废弃地的造林树种和复垦措施,在辽宁省抚顺市,初步研究了不同植物复垦措施对煤矸石山废弃地土壤化学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试植物在煤矸石山废弃地的成活率在21%~85%之间,其中白榆和沙打旺的成活率分别为81%和85%,而小叶杨、刺槐、栾树的成活率均在70%左右,这些植物均适合于在煤矸石山废弃地生长。植物措施能明显提高煤矸石山废弃地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含量,但提高程度随土壤层厚度和养分种类而不同。在植物复垦中,配合应用生物复合肥料、生物菌剂和保水剂,能改善主要造林树种的生长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使用新材料蓄水渗膜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J].
李根柱 ;
韩海荣 ;
张增志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 (04) :92-95+105
[2]   播种造林种基盘基质的改良研究 [J].
杨喜田 ;
董惠英 ;
山寺喜成 ;
冯建灿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 (04) :87-91
[3]   矿区复垦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研究 [J].
张乃明 ;
武雪萍 ;
谷晓滨 ;
张学涌 .
土壤通报, 2003, (01) :58-60
[4]   矿山复垦土壤营养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J].
于君宝 ;
王金达 ;
刘景双 ;
张学林 .
土壤学报, 2002, (05) :750-753
[5]  
在废旧矿区矸石山种植樟子松的初探[J] 王孝本 林业科技 2000, 06
[6]   中国矿业废弃地的复垦对策研究(Ⅰ) [J].
束文圣 ;
张志权 ;
蓝崇钰 .
生态科学, 2000, (02) :24-29
[7]   矿区泥浆泵复垦土壤化学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 [J].
陈龙乾 ;
邓喀中 ;
唐宏 ;
刘振田 ;
笪建原 ;
李延明 ;
李荣连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 (03) :40-43
[8]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 [J].
姜必亮 ;
王伯荪 .
生态科学, 2000, (01) :65-69
[9]   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林业复垦技术的研究 [J].
孙翠玲 ;
顾万春 ;
郭玉文 .
资源科学, 1999, (03) :70-73
[10]  
矸石山复垦造林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J] 苏铁成 林业科技通讯 199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