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的编制方法与实证研究附视频

被引:1
作者
姜瑾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评价指数; 目标逼近法;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13.01.019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研究选取2009年30个省市区的数据,从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数编制方法入手,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量化评估,以期为制订中的国家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测算结果表明,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四大工作中,污染物减排成绩显著,节能降耗次之,无害化处理较差,资源综合利用刚刚起步;而就划分的五类地区而言,除I类地区总体基本达标外,其他地区各有其明显弱项。循环经济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AHP-模糊推理的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度实证分析 [J].
周宾 ;
陈兴鹏 ;
吴士锋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07) :1200-1206
[2]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评 [J].
郭平 ;
孙文生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7) :9244-9247
[3]   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J].
曹小琳 ;
晏永刚 ;
景星蓉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30-35
[4]   15个副省级城市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J].
马宗国 ;
张守凤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06) :47-49
[5]   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J].
王慎敏 ;
易理强 ;
周寅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3) :90-95
[6]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J].
陈文晖 .
经济管理, 2006, (16) :55-60
[7]   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J].
王志宪 ;
林丽 ;
虞孝感 .
城市问题, 2006, (04) :17-21+58
[8]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钟太洋 ;
黄贤金 ;
李璐璐 ;
王晨 .
资源科学, 2006, (02) :154-162
[9]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J].
于丽英 ;
冯之浚 .
中国软科学, 2005, (12) :44-53
[10]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 [J].
任勇 ;
吴玉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4) :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