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煤的灰熔点”一文的意見

被引:1
作者
汪寅人
姚星一
机构
[1] 北京煤炭科學研究院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莊前鼎教授所著“中國煤的灰熔點”一文中的部分論點是值得商榷的。 (1) 根據莊先生提出的理論,即假定煤灰的主要成分係由瓷土+自由SiO2+各種金屬氧化物所組成,因而當煤灰中的SiO2/Al203=1.17時(即SiO2與Al2O3都被認為是來自瓷土——2SiO2·Al2O2·2H2O,而無自由SiO2存在時),雖金屬氧化物增加,但沒有自由SiO2和金屬氧化物結合而降低灰熔點。然而實際上煤灰成分是來自煤中極其複雜的無機礦物質,將煤灰簡單地假定為瓷土、自由SiO2及金屬氧化物的機械混合物是不恰當的。這一論點不僅與原文內容有不符之處,而且實驗結果也證明它不能成立。 (2) 一般在煤灰中的SiO2/Al2O3相同時,金屬氧化物b%(Fe2O3+CaO+MgO+K2O+NaO)的增加,能降低煤灰熔點。但是根據試驗結果,富b%達35%以上時,灰熔點反較b為30%時高。 (3) 當SiO2/Al2O3相同時,R=(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愈大,灰熔點愈高。如R近似時,SiO2/Al2O3愈小,灰熔點愈高。當R接近1或小於1時,則不論SiO2/Al2O3變化如何,與灰熔點之間無任何規律的關係。 (4) 從無煙煤到長焰煤,揮發分VΓ既不能完全代表煤成分,更不能作為煤灰成分,因之與灰熔點無任何關係。根據實驗結果,煤中的全硫量較高時,煤灰中Fe2O3含量並不一定高,故與灰熔點並無明顯的關係。SiO2含量對煤灰熔點的作用尚難確定,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