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抗性QTL的SSR标记研究附视频

被引:7
作者
任丽娟
蔡士宾
汤頲
吴纪中
周淼平
颜伟
马鸿翔
陆维忠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SSR标记; 数量性状位点;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4.04.004
中图分类号
S512.0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ARz/扬麦158F6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对其纹枯病抗性进行SSR分析和初步的QTL分析。群体抗性分析结果表明:纹枯病抗性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个标记方差及回归分析显示有6个SSR标记至少在2份抗性资料中能被检测到,涉及2D、3A、3B、3D、7D5条染色体,能解释2.6%~10.1%的抗性表型变异。标记Xgwm340来源于感病品种扬麦158,其余的SSR标记(Xgwm102、Xgwm155、Xgwm71-2、Xgwm645、Xgwm437)来源于抗病亲本ARz;利用MapManagerQTX软件进行QTL分析,检测到2个QTL。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用嵌入法接种小麦纹枯病菌的研究[J].陈厚德,王彰明,倪桂花. 江苏农业科学.2002(05)
  • [2] 水稻纹枯病抗性QTL分析[J].国广泰史,钱前,佐藤宏之,滕胜,曾大力,藤本宽,朱立煌. 遗传学报.2002(01)
  • [3] 戊唑醇种子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J].史建荣,王裕中,陈怀谷,孙爱根,邵伯坤. 植物保护学报.2000(03)
  • [4] 小麦纹枯病抗性及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J].张怀琼,任正隆. 植物病理学报.1999(03)
  • [5] 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J].刘朝晖,张旭,李浩兵,姚景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03)
  • [6] 水稻品种Jasmine85抗纹枯病主效QTLs的分子标记定位[J].潘学彪,邹军煌,陈宗祥,陆驹飞,于恒秀,李海涛,王子斌,M.C.Rush,朱立煌. 科学通报.1999(15)
  • [7] 不同接种调查方法对抗水稻纹枯病遗传研究的影响[J].潘学彪,陈宗祥,徐敬友,童蕴慧,王子斌,潘兴元.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7(03)
  • [8]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科学出版社[美]萨姆布鲁克(Sambrook,1992
  • [9] DetectionofFusariumheadblightresistanceQTLinawheatpopulationusingbulkedsegregantanalysis[J].X.Shen,M.Zhou,W.Lu,H.Ohm. 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2003(6)
  • [10] MapManagerQTX,cross-platformsoftwareforgeneticmapping[J].KennethF.Manly,RobertH.Cudmore,Jr.,JaneM.Meer. MammalianGenome.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