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积和降雨强度对大豆茎秆流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马波
吴发启
马璠
周米京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作物; 茎秆流; 土壤侵蚀; 水分管理;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测定不同降雨强度下大豆(Glycine max)各个生长阶段所产生的茎秆流量,并分析大豆茎秆流量与叶面积和降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在其全生育期内,茎秆流量占冠层上部降雨的16.77%,在大豆生长最为旺盛阶段可达到32.15%;茎秆流量随叶面积、降雨强度增大呈增加趋势,而其在降雨中的比例则随叶面积增大而增加,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减小;拟合出大豆茎秆流量与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强度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大豆作物冠层水分再分布的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秸秆覆盖对桃树地植-土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 [J].
贺军奇 ;
吴普特 ;
汪有科 .
节水灌溉, 2007, (05) :7-10
[2]   作物冠层对喷灌水分分布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刘海军 ;
康跃虎 ;
王庆改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2) :137-142
[3]   黄土高原油松和刺槐叶片光合生理适应性比较 [J].
郑淑霞 ;
上官周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16-22
[4]   玉米冠层对喷灌水量再分配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J].
王迪 ;
李久生 ;
饶敏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7) :43-47
[5]   树干茎流研究方法及其述评 [J].
周择福 ;
张光灿 ;
刘霞 ;
薄金燕 ;
李小磊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137-140+145
[6]   第2代杉木幼林生态系统水化学特征 [J].
田大伦 ;
项文化 ;
杨晚华 .
生态学报, 2002, (06) :859-865
[7]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人工水源保护林降水化学性质研究 [J].
刘世海 ;
余新晓 ;
胡春宏 ;
吉祖稳 ;
高国雄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100-103
[8]   作物群体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J].
段爱旺 .
灌溉排水, 1996, (01) :50-53
[9]  
森林保持水土机理及功能调控技术.[M].吴钦孝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