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模式的景观美学评价技术及应用附视频

被引:3
作者
杨职优 [1 ,2 ]
罗涛 [1 ]
朱志超 [3 ]
王海 [3 ]
宋瑜 [1 ,2 ]
杨德伟 [1 ]
甘永洪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体验模式; 现场调查; 景观美学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武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1 [园林艺术];
学科分类号
1403 ;
摘要
由于景观美学评价的主观特性,虽经五十多年的探索,各国学者仍未能就景观美学评价的理论达成共识。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更由于其凸显的主观元素而被多数研究者排除在科学评价体系之外。文章综合应用生态学、心理学、美学、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学科的知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探究了该评价技术的科学合理性。研究以武汉后官湖地区为个案,采用网格布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运用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完成对研究区的景观美学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景观美学评分等级的分布与其景观元素类别的分布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评价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另外,结论分析了该技术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方法上的优劣。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2+205 +2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景观非生态功能的含义及评价技术 [J].
杨职优 ;
朱志超 ;
罗涛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10) :190-194
[2]   规划环评中景观非生态功能影响评价实例 [J].
罗涛 ;
王海 ;
邱全毅 ;
刘江 ;
杨职优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10) :1320-1327
[3]   基于空间采样的城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J].
王鹏 ;
李贤伟 ;
张健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316-321
[4]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研究方法辨析 [J].
杨健 ;
戴志中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02) :19-22
[5]   基于信息可视化的协同感知模型 [J].
刘晓平 ;
石慧 ;
毛峥强 .
通信学报, 2006, (11) :24-30
[6]   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J].
王保忠 ;
王保明 ;
何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9) :1733-1739
[7]   道路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J].
王云 ;
崔鹏 ;
李海峰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6, (02) :90-95
[8]   居住区绿地的美景度评价 [J].
周春玲 ;
张启翔 ;
孙迎坤 .
中国园林, 2006, (04) :62-67
[9]   基于GIS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J].
朱求安 ;
张万昌 ;
余钧辉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83-188
[10]   降雨信息空间插值的不确定性分析 [J].
朱会义 ;
贾绍凤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