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彝族新年

被引:4
作者
李维宝,冒蔚,罗葆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天文学,历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194 [历法];
学科分类号
0704 ;
摘要
彝族在一年内要过两次新年,是源于传统的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中原始的阴阳观念,上半年1至5月为阳年,下半年6至10月为阴年。十月历的创立原是以观测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为基础,参照北斗星座的斗柄指向,制定每月36天、10个月360天、剩余5至6天安排过新年的太阳历。本文对北斗星座存在着岁差和自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证明其不可长期定季节。十月历的原貌应是观测太阳达到北、南回归线时,分别以夏至日、冬至日作为阴年和阳年的开始,冬天的新年十月年占有4天余日,夏天的新年火把节占有1至2天余日。
引用
收藏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基本星表和天球参考系.[M].冒蔚等著;.科学出版社.1990,
[2]  
石屏县志.[M].云南省石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3]  
彝族天文学史.[M].陈久金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