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3对水稻叶片氮代谢、脯氨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黄益宗 [1 ]
隋立华 [1 ,2 ]
王玮 [3 ]
耿春梅 [3 ]
殷宝辉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臭氧; 水稻; 氮代谢; 硝酸还原酶; 抗氧化系统; 谷胱甘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臭氧(O3)被认为是重要的气污染物之一,水稻又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而准确地评估O3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开顶式气室法模拟研究了O3对水稻叶片可见伤害症状、氮代谢、脯氨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O3污染胁迫会导致水稻叶片产生明显的伤害症状,具体表现为:老叶叶鞘褪绿,有褐斑,直至完全干枯;稻穗小且黄化,籽粒不饱满;水稻成熟期提前等。O3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当O3浓度为40、80和120nL.L-1时,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其中,分蘖期分别降低了25.3%、67.4%和86.3%;拔节期分别降低了57.4%、75.7%和97.8%;抽穗期分别降低了91.0%、97.2%和99.3%;乳熟期分别降低了89.5%、89.5%和96.7%。水稻叶片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着O3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地降低,例如当O3浓度为40、80和120nL.L-1时,与对照相比,水稻叶片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46.3%、52.7%和65.7%,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6.5%、12.9%和43.4%。O3污染胁迫下水稻叶片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变化不同,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脯氨酸含量在40nL.L-1浓度O3熏蒸下急剧地提高,但是随着O3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又不断地降低。在水稻乳熟期,脯氨酸含量均随着O3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地下降。O3污染胁迫导致水稻叶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当O3浓度为40、80和120nL.L-1时,乳熟期水稻叶片GSH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68.7%、80.2%和78.2%,GSSG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94.4%、527.2%和439.8%。研究表明,O3污染胁迫对水稻叶片氮代谢和抗氧化系统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O3浓度升高对麦田土壤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和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伍文
    黄益宗
    李明顺
    于方明
    钟敏
    隋立华
    郝晓伟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3) : 491 - 497
  • [2] 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氨氧化与反硝化细菌活性的影响
    李全胜
    林先贵
    胡君利
    张晶
    余永昌
    沈标
    朱建国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8) : 1789 - 1793
  • [3] 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石春红
    郑有飞
    吴芳芳
    刘宏举
    赵泽
    胡程达
    [J]. 土壤学报, 2009, 46 (05) : 894 - 898
  • [4]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金东艳
    赵天宏
    付宇
    孙加伟
    黄爽
    [J]. 大豆科学, 2009, 28 (04) : 632 - 635
  • [5] 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郑有飞
    石春红
    吴芳芳
    吴荣军
    刘宏举
    赵泽
    胡程达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 4386 - 4391
  • [6] 苗期叶面喷施6-BA对玉米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董志强
    解振兴
    薛金涛
    张保明
    赵明
    [J]. 玉米科学, 2008, (05) : 54 - 57
  • [7] 农田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对臭氧动态暴露的响应
    姚芳芳
    王效科
    陈展
    冯兆忠
    郑启伟
    段晓男
    欧阳志云
    冯宗炜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1) : 212 - 219
  • [8] 我国稻米需求和生产情况
    刘水长
    [J]. 粮食问题研究, 2005, (03) : 16 - 18
  • [9] CO2浓度对冬小麦氮代谢的影响
    门中华
    李生秀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2) : 320 - 326
  • [10] 植物中硝态氮、氨态氮、总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吕伟仙
    葛滢
    吴建之
    常杰
    [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 (02) : 204 -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