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附视频

被引:8
作者
党圣元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文论转型; 审美现代性; 生态批评; 媒介文化; 跨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新世纪中国文论研究的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推进密切相关。新世纪文论的问题域表现在审美现代性、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媒介文化及其后果、文论转型与文学史理论建构等方面,全球化、跨文化、跨学科是其突出色彩,现代性是各问题域的根基。在统观的基础上对转型文论的哲学基础进行概括,将是新世纪中国文论所要完成的重要理论任务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世界文学的普遍主义与多元化 [J].
赵志义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2) :275-276
[2]   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艺术审美主义 [J].
徐敦广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1) :110-113
[3]   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艺学边界的消解——反思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诸问题 [J].
肖建华 .
艺术百家, 2008, 24 (06) :57-60
[4]   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历史与现实的境遇 [J].
寇鹏程 .
思想战线, 2008, (05) :98-103
[6]   理论与阐释:审美现代性研究三题 [J].
彭文祥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4-40
[7]   世界文学的时代构型 [J].
刘灿群 ;
周翔林 .
求索 , 2008, (01) :196-197+200
[8]   球域化与世界文学的终结 [J].
金惠敏 .
哲学研究, 2007, (10) :77-82+128
[9]  
“世界文学”的阐释与比较文学理论的建构[J]. 方汉文.东方丛刊. 2007(03)
[10]   两种“距离”,两种“审美现代性”——以布洛和齐美尔为例 [J].
金惠敏 .
天津社会科学, 2007, (04) :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