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与主体之间:行为人自首坦白与认罪认罚关系探究附视频

被引:10
作者
陈其琨
机构
[1]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
关键词
自首坦白; 认罪认罚; 法定情节; 罪责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行之后,如何界定其法律性质,理顺其与自首坦白之间的关系,成为理论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解析来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法律性质上系法定量刑情节。从自首坦白到认罪认罚,是量刑情节从单一性向综合型的立法考量;是犯罪人刑法地位从对象性到主体性的法律设定;是刑法目的理论从犯罪惩治预防到强化刑罚效果认同的恢复性司法治理的演进。正确处理自首坦白与认罪认罚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从自首坦白到认罪认罚是从客观真实到自愿基础上的客观真实;其次需要明确自首坦白与认罪认罚情节均属于预防刑调控地位,不能改变责任刑基础;再次,需要进一步调整量刑规范化制度,建立起刑罚评价的考察机制;最后,探索构建易科制度,规范和保障认罪认罚制度的深入推行。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J].
陈光中 ;
马康 .
法学, 2016, (08) :3-11
[3]   完善被告人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若干思考 [J].
左卫民 ;
吕国凡 .
理论视野, 2015, (04) :39-41
[4]   重识恢复性司法 [J].
吕欣 .
求索, 2012, (07) :235-237
[5]   罚金刑易科制度初探 [J].
孙艺飞 .
人民司法, 2011, (17) :89-90
[6]   责任主义与量刑原理——以点的理论为中心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10, 32 (05) :128-145
[7]  
认罪认罚从宽,须把握两大关键[N]. 张智全.人民法院报. 2016 (002)
[8]  
认罪认罚案件不能降低证明标准[N]. 蔡元培.检察日报. 2016 (003)
[9]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6
[10]  
恢复性司法[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英) 约翰斯通 (Johnstone,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