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盆地河庄坪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王维喜 [1 ]
银晓 [2 ]
李娴静 [3 ]
机构
[1] 延长石油集团南泥湾采油厂
[2]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分院
关键词
陕甘宁盆地; 延长组; 低孔、特低渗储层; 三角洲砂体; 成藏规律; 油藏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陕甘宁盆地河庄坪地区油气主要来自于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生油岩。长6、长4+5油层组作为研究区内主要储集层,储层砂体以分流河道叠加砂体成因为主,其次为分流河道与河口残坝叠加。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浊沸石溶孔为主,属低孔、特低渗储集层。其油气运移通道主要由纵横向连通具孔渗条件砂体和有渗透能力的小断层、裂隙体系组成。广泛发育的三角洲前缘亚相分流河道间暗色泥岩和平原亚相沼泽、漫滩微相泥质岩类及成岩作用形成的致密砂岩均可对储集层形成良好的侧向遮挡和上部封盖。优越的生储盖组合条件,使该地区形成大量的岩性油藏,并可细分为致密砂岩遮挡岩性油藏、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三种类型,而它们的分布特征则主要受到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23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陕北地区中生界石油补偿成藏规律研究 [J].
武富礼 ;
赵靖舟 ;
闫世可 ;
郭德运 ;
杨县超 ;
曹金舟 ;
孟祥振 .
石油学报, 2007, (03) :23-26+31
[2]   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 [J].
张文正 ;
杨华 ;
杨奕华 ;
孔庆芬 ;
吴凯 .
地球化学, 2008, (01) :59-64
[3]  
陆相储层沉积学进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林壬子,张金亮主编, 1996
[4]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及含油性研究[D]. 杨华.成都理工大学 2004
[5]   鄂尔多斯盆地杏白地区长6段沉积微相研究 [J].
徐俊杰 ;
宁正福 ;
薛永超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 (03) :27-29
[6]   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微相特征附视频 [J].
李相明 ;
黎成 ;
洛跃雄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03) :11-13+9
[7]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
[8]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储层低渗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 [J].
高剑波 ;
庞雄奇 ;
王志欣 ;
姜振学 ;
丁保来 ;
席胜利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5-12+18
[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初次运移特征 [J].
刘勇 ;
金晓辉 ;
雷天成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8-11+4
[1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J].
刘化清 ;
袁剑英 ;
李相博 ;
完颜容 ;
廖建波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