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6
作者
董智 [1 ]
谷雨 [2 ]
李红丽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2] 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变化; 大风; 阿拉善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统计分析阿拉善地区1961—2003年43 a的沙尘暴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月际、年际和年代际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天气在空间分布上以拐子湖为中心向外辐射减少,且北部、东部区域沙尘暴发生多,西部、南部区域发生少;在季节变化上呈现出沙尘暴春夏多发、秋冬少发的分布规律,年际间沙尘暴发生时间(以d计)高于多年平均发生时间的年份少,年代际间则以20世纪70年代沙尘暴发生时间最多,之后表现为逐渐减少趋势;沙尘暴出现时间是该地区特定气候、地理和生态环境等条件的反映,沙尘暴发生时间与大风发生时间呈正相关,与当年气温、上年降水量呈负相关,且月均沙尘暴发生时间与月均大风发生时间呈紧密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88 5。研究结果可为阿拉善地区沙尘暴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环境“3S”技术定量动态分析 [J].
王承安 ;
安春梅 ;
杜斌 ;
昝成功 .
测绘科学, 2005, (03) :78-79+82
[2]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磴口县沙尘天气变化规律及其对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响应 [J].
董智 ;
李红丽 ;
孙保平 ;
郝玉光 ;
丁国栋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S1) :269-275
[3]   沙尘暴过程地面测量与卫星同步观测实验及数据分析——以2002年沙尘暴事件为例 [J].
刘志丽 ;
马建文 ;
李启青 ;
张小曳 ;
张仁键 ;
王宏 ;
布和敖斯尔 ;
安井 .
地理科学, 2003, (05) :571-578
[4]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化及原因分析 [J].
张明铁 ;
史生胜 ;
张巍 ;
那艳芬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 (04) :56-60
[5]   近45a我国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 [J].
丁瑞强 ;
王式功 ;
尚可政 ;
杨德保 ;
李建红 .
中国沙漠, 2003, (03) :100-104
[6]   中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 [J].
王式功 ;
王金艳 ;
周自江 ;
尚可政 ;
杨德保 ;
赵宗锁 .
地理学报, 2003, (02) :193-200
[7]   内蒙古中西部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 [J].
刘景涛 ;
郑明倩 .
高原气象, 2003, (01) :51-64
[8]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气候特征分析 [J].
王革丽 ;
吕达仁 ;
尤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4) :433-439
[9]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J].
钱正安 ;
宋敏红 ;
李万元 .
中国沙漠, 2002, (02) :10-15
[10]   中国沙尘天气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气候原因 [J].
全林生 ;
时少英 ;
朱亚芬 ;
钱维宏 .
地理学报, 2001, (04) :47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