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19
作者
王锦娜
邵海枫
机构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医学检验中心微生物室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AmpC酶; 启动子; 衰减子; 质粒型AmpC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大肠埃希菌(E.coli)中的ampC基因与其他革兰阴性细菌不同,染色体上的ampC基因启动子与延胡索酸还原酶(frdABCD)操纵子中的frdD基因重叠,衰减子是延胡索酸还原酶操纵子的转录终止子,缺少ampC调节基因ampR,所以携带野生型基因的E.coliAmpC酶的产量非常低,临床意义不大。但近年来出现了高产AmpC酶的E.coli,对其进行研究发现,ampC基因启动子、衰减子或ampC编码区的突变,或从其他细菌获得强启动子或携带强启动子的序列插入,或从其他细菌获得调节基因ampR等都可能导致染色体型AmpC酶的高产。质粒型ampC基因在E.coli中的出现是AmpC酶高产的另一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整合子与细菌耐药 [J].
顾兵 ;
童明庆 .
临床检验杂志, 2005, (03) :226-229
[2]   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J].
张小卫 ;
李珍大 ;
邵海枫 ;
王卫萍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2, (04) :371
[3]  
Promoter Sequences Necessary for High-Level Expression of the Plasmid-Associated ampC β-Lactamase Gene blaMIR-1..Reisbig MD;Hanson ND;.Antimierob Agents Chemother.2004,
[4]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NA repetitions carrying the chromosomal β-lactamase gene of Escherichia coli K-12.[J]..MGG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197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