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沟沿线边缘植被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9
作者
贾燕锋 [1 ]
焦菊英 [1 ]
张振国 [1 ]
王宁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沟沿线; 植物种; 组成; 分布; 黄土丘陵沟壑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纸坊沟沟沿线边缘植被特征的调查,共发现隶属26科的66个物种,其中豆科、禾本科和菊科物种分别占19.70%1、5.15%和13.64%;物种中出现最多的是多年生草本,其次依次是1年生草本、灌木、小灌木、乔木、藤本和小乔木,其中灌乔物种多为主要物种且多为当地优势灌木虎榛子和酸枣等,指示着研究区植被恢复的方向;调查植物种基本包含了陕北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带次生演替各个阶段的主要植物种,是研究区次生演替的一个缩影;从沟沿线边缘植被的分布看,灌木远多于草本,其中以灌木为主的沟沿线区段植被的宽度、盖度均比以草本为主的沟沿线区段大,沟沿线防蚀效益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61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经验和问题 [J].
焦居仁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3) :83-86
[2]   紫色土丘陵侵蚀沟建植物篱自然植被恢复及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J].
谢庭生 ;
罗蕾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5) :66-69
[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现存问题及有关建议 [J].
田均良 ;
刘国彬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1) :63-65+78
[4]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变化 [J].
王国梁 ;
刘国彬 ;
刘芳 ;
侯喜禄 ;
周生路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50-2557
[5]   等高植物篱在南方湿润山区坡地的应用——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为例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山地学报, 1999, (03) :2-8
[6]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黄土地貌沟沿线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地理科学, 1998, (06) :567-573
[7]   植物篱笆减少侵蚀的原因分析 [J].
蔡强国 ;
黎四龙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2) :55-61
[8]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Ⅱ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J] 马克平,刘灿然,刘玉明 生物多样性 1995, 01
[9]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地带植被恢复演替初步研究 [J].
朱志诚 ;
黄可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1) :94-100
[10]   小流域沟间与沟谷地径流泥沙来量的探讨 [J].
焦菊英 ;
刘元保 ;
唐克丽 .
水土保持学报, 1992, (02)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