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aBP以来珠江口西南部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5
作者
杨再宝 [1 ,2 ]
李铁刚 [1 ]
南青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古气候; 全新世; 珠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通过分析珠江口西南部ZJK04孔柱状样孢粉组合的特征,重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8 000年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化的历史。该孔的孢粉记录从下到上分为4个阶段:第Ⅰ阶段(8 090~7 800aBP)温暖湿润,第Ⅱ阶段(7 800~4 200aBP)温和湿润,第III阶段(4 200~833aBP)凉爽干燥和第Ⅳ阶段(833aBP以来)偏冷湿润。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和植被变化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4.2kaBP前后,这一时期的气候以快速变冷、变干为特征,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4.2kaBP的干冷事件相吻合。而830aBP之后芒萁属蕨类植物孢子含量急剧增加,可能与此时人类的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海洋泥质沉积物的孢粉实验室处理方法研究附视频 [J].
李杰 ;
李珍 ;
赵宝成 ;
蒋辉 .
海洋科学进展, 2008, (02) :184-189
[2]  
Long-term trend and abrupt events of the Holocene Asian monsoon inferred from a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from Shennongjia in Central China.[J].EDWARDS R. Lawrenc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 02
[3]   华南沿海热带-亚热带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郑卓 ;
邓韫 ;
张华 ;
余荣春 ;
陈炽新 .
第四纪研究, 2004, (04) :387-393
[4]   末次冰期以来湛江湖光岩玛珥湖孢粉记录及古环境变化 [J].
吕厚远 ;
刘嘉麒 ;
储国强 ;
顾兆炎 ;
Negendank J ;
Schettler G ;
Mingram J .
古生物学报, 2003, (02) :284-291
[5]   粤东沿海全新世海滩岩的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 [J].
詹文欢 ;
刘以宣 ;
钟建强 ;
陈欣树 .
热带海洋, 1998, (02) :24-31
[6]   伶仃洋钻孔岩心的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 [J].
温孝胜 ;
赵焕庭 ;
张乔民 ;
宋朝景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2) :122-127+129
[7]   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J].
黎广钊,梁文,廖思明,方国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3) :49-60
[8]   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演变 [J].
李平日 ;
方国祥 ;
黄光庆 .
第四纪研究, 1991, (02) :130-139
[9]   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 [J].
沈才明 ;
王开发 ;
陈培虹 .
热带海洋, 1989, (04) :61-69
[10]   广东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J].
李平日 ;
黄镇国 ;
张仲英 ;
宗永强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2) :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