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黄河解体事件初探

被引:11
作者
夏东兴
刘振夏
吴桑云
崔金瑞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
[2] 不详
关键词
末次冰期; 黄河; 解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31 [河流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70年代末,水文地质部门在华北平原上打了大量第四系钻孔,1993年对其中近百个钻孔的沉积相和测年资料重新进行分析,发现在该区全新统之下、上更新统上部普遍发育了一层细砂层,埋深一般为对20-40m。厚度约为5-20m,平面分布连续而稳定。90年代在黄渤海进行过数千公里的浅地层剖面测量,在海底以下十几米至40m左右的深度也发现该细砂层,厚约为15-30m。剖面仪记录下该砂层发育有大倾角斜层理,其倾角达10-20°,将其定为风成沉积。本次冰期盛时,无论是华北平原还是黄渤海陆架,均未发育以粉砂为主的黄河沉积。因此,笔者认为本次冰期盛时的21-13kaB.P,黄河解体消亡,因而未能东流入海。这一结论,恰与当时黄河流域气候干旱、降水量小的古地理环境特点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渤海东部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沉积环境 [J].
夏东兴,刘振夏,王揆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2) :86-92
[2]  
渤海东部全新世潮流沉积体系.[J].刘振夏;夏东兴;汤毓祥;王揆洋;S. Berne;T. Marsset;J. F. Bourillet.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 12
[3]   晚更新世末期中国陆架沙漠化及其衍生沉积的研究 [J].
赵松龄 .
海洋与湖沼, 1991, (03) :285-293
[4]   鲁北平原黄河古河道初步研究 [J].
张祖陆 .
地理学报, 1990, (04) :457-466
[5]   四万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迁 [J].
陈克造 ;
J.M.Bowler ;
K.Kelts .
第四纪研究, 1990, (01) :21-31
[6]   关于渤海湾西岸海相地层与海岸线问题 [J].
赵松龄 ;
杨光复 ;
苍树溪 ;
张宏才 ;
黄庆福 ;
夏东兴 ;
王永吉 ;
刘福寿 ;
刘成福 .
海洋与湖沼, 1978, (01) :15-25
[7]  
中国海陆第四纪对比研究.[M].梁名胜;张吉林主编;.科学出版社.1991,
[8]  
环境变迁.[M].[英]A·高迪 著;邢嘉明等 译.海洋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