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处理化疗药物外渗伤口的实验研究

被引:10
作者
祁静
朱莉
卢梅英
段传梅
机构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内科
关键词
化学治疗; 药物外渗; 冷敷; 热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 [肿瘤学实验研究];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药物外渗是化学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对于采用冷、热敷方式处理长春碱类药物外渗的观点国内外学者持不同意见。文中比较化疗药物外渗后不同处理方法对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白兔建立化疗药物外渗动物模型。在室温下分别采用等渗盐水纱布外敷,50%硫酸镁纱布外敷,50%硫酸镁纱布+热水袋外敷,50%硫酸镁纱布+冰袋外敷以及50%硫酸镁纱布+冰袋外敷(24 h内)+热水袋外敷(24 h后)等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皮肤伤口的形成及愈合时间的长短。结果①各组皮肤伤口形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两之间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热敷组和冰敷组、等渗盐水组、硫酸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热敷组和先冰敷后热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硫酸镁室温组优于等渗盐水对照组及硫酸镁冰敷组(P=0.05)。结论50%硫酸镁热敷比冷敷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Effects of heparin fractions on the prevention of skin necrosis resulting from adriamycin extravas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J].
Askar, I ;
Erbas, MK ;
Gurlek, A .
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2002, 49 (03) :297-301
[2]  
肿瘤护理学.[M].张惠兰;陈荣秀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硫酸镁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J].
严志忠 ;
毛青 ;
钱忠心 ;
赵鸿 ;
龚良 ;
叶树铭 ;
刘向阳 ;
刘卫东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 22 (05) :490-492
[4]   抗肿瘤化疗与抗肿瘤免疫 [J].
陈龙邦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 (02) :113-114
[5]   基因多态性影响肿瘤化疗药物疗效或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附视频 [J].
邓雨霞 ;
孙新臣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7, (03) :305-309
[6]   化疗药物外渗局部毒性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J].
牛巧红 .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 (18) :1603-1604
[7]   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防护进展 [J].
李姗 .
护理研究, 2004, (22) :1979-1981
[8]   抗肿瘤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防护研究进展 [J].
张敏 ;
李武平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04) :45-47
[9]   常见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防治对策 [J].
许建秦 ;
姚俊涛 ;
赵竹莲 ;
白新宽 ;
张宁 .
现代肿瘤医学, 2003, (05) :374-375
[10]   长春碱类药物外渗性皮肤坏死的治疗探讨和文献复习 [J].
申东兰 ;
农巧红 ;
陈晓秋 .
中国肺癌杂志, 2003, (02) :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