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RF阳性与阴性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

被引:4
作者
吕诚 [1 ]
徐世杰 [2 ]
肖诚 [3 ]
阎小萍 [3 ]
赵林华 [2 ]
王建明 [3 ]
李梢 [4 ]
吕爱平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3] 中日友好医院
[4] 清华大学生物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基因表达;
D O I
10.13423/j.cnki.cjcmi.004546
中图分类号
R593.22 [类风湿性关节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RF因子阳性及阴性RA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基因组学的差异,探询差异存在的基因表达基础。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方法来检测上述两型患者CD4+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情况。结果:RF因子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有55条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F因子阳性与阴性RA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多与免疫应答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RF、CCP和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评价 [J].
蔡文虹 ;
孙保东 ;
洪小平 ;
刘冬舟 ;
谭艳红 ;
肖学吕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06) :671-673
[2]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J].
吴庆军 ;
曾小峰 ;
唐福林 ;
张奉春 ;
董怡 ;
赵岩 ;
田新平 ;
史艳萍 ;
张乃峥 .
医学研究杂志, 2006, (05) :43-44
[3]   类风湿因子阳性意义评价 [J].
郭明阳 ;
周厚永 ;
张明友 .
西南军医, 2004, (04) :49-50
[4]   检测类风湿因子IgM-RF,IgG-RF和IgA-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J].
卿之驹 ;
秦立新 ;
蒋洪敏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117-118+121
[5]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J].
姜良勇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998, (03) :76-78
[6]  
T-Lymphozyten—[J] . U. Wagner,H. Schulze-Koops.Zeitschrift für Rheumatologie . 20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