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与生境的相关性

被引:19
作者
宫贵权 [1 ]
程积民 [2 ]
米湘成 [3 ]
陈声文 [4 ]
方腾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开放实验室
[4]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物种共存; 生态位理论; 中性理论; 常绿阔叶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来解释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物种共存机制的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已经引起了生态学家广泛的关注,而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共存机制及物种多样性维持的研究很少。笔者采用卡方检验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古田山典型常绿阔叶林24 hm2样地中胸径不小于10 mm、个体数大于18的106种木本植物与平均海拔、坡度和凸度3个小地形生境指标进行生境关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106种木本植物中,84种(79%)至少与一种生境显著相关(P<0.05);CCA及随机化排列测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物种的分布受生境因子限制;因此,古田山24 hm2样地木本植物的分布与生境显著相关,生境特化是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在局域尺度上木本植物多样性维持的主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常绿阔叶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宋永昌 ;
陈小勇 ;
王希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8
[2]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类型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J].
胡正华 ;
于明坚 ;
丁炳扬 ;
方腾 ;
钱海源 ;
陈启瑺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04) :341-345
[3]   浙江古田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研究 [J].
陈建华 ;
冯志坚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04-111
[4]   中国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主要类型的群落多样性特征 [J].
贺金生 ;
陈伟烈 ;
李凌浩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4) :16-24
[5]   Plant diversity in tropical forests: a review of mechanisms of species coexistence [J].
Wright, SJ .
OECOLOGIA, 2002, 130 (01) :1-14
[6]  
A unified theory of biogeography and relative species abundan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ropical rain forests and coral reefs.[J].S. P. Hubbell.Coral Reefs.1997, 1
[7]  
The analysis of vegetatio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by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J].Cajo J. F. Ter Braak.Vegetatio.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