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对心肌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张冰睿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心肌缺血; 血管新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心肌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心络低剂量组、通心络高剂量组、b FGF阳性药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组织植块法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观察在血管生成过程中通心络胶囊及各对照组含药血清对CMECs"增殖"、"迁移"和"成管"不同环节的干预作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表达水平。结果各药物组干预后,CMECs的增殖率、迁移率、成管率呈现出正常组>b FGF组>通心络高剂量组>通心络低剂量组>模型组的趋势,通心络高剂量组对血管生成的不同环节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并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1),与b FG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心络高剂量组CMECs中VEGF、b FGF表达上调,其中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促进缺血CMECs"增殖"、"迁移"和"成管",发挥自身血管搭桥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b FGF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36 / 6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MTT法检测银杏叶注射液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J].
孟庆楠 ;
张皓楠 ;
王益民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0 (01) :36-37
[2]   体外培养细胞缺氧模型及特点 [J].
龚敏 ;
李树清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01) :157-158
[3]   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J].
唐标 ;
曹苏 ;
康焕菊 ;
朱翔 ;
陈秋萍 ;
盛俞 .
江苏医药, 2010, 36 (08) :941-942+993
[4]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及心电图判断指标 [J].
刘艳伟 ;
刘水平 ;
成建定 ;
陈玉川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07) :525-527
[5]   MTT法在检测细胞增殖方面的探讨 [J].
赵嘉惠 ;
张华屏 ;
王春芳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03) :262-263
[6]   丹酚酸B对大鼠心肌梗死过程中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J].
范英昌 ;
赵桂峰 ;
张文治 .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1) :12-14
[7]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J].
冯兵 ;
何作云 ;
王德文 ;
罗惠兰 ;
黄敏 .
微循环学杂志, 2000, (03) :19-21+0
[8]  
实验动物学.[M].郝光荣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
[9]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M].陈克冀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0]   A NEW SIMPLE METHOD FOR ISOLATION OF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CELLS AVOIDING BOTH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INJURIES [J].
CHEN, SF ;
FEI, X ;
LI, SH .
MICROVASCULAR RESEARCH, 1995, 50 (01)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