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推拿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4
作者
武永利 [1 ]
张跃全 [1 ]
房敏 [2 ]
机构
[1]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椎动脉内径与形态; 推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4.1 [推拿、按摩、捏积];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颈性眩晕患者推拿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内径及形态进行检测,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56例颈性眩晕患者,推拿治疗前后运用磁共振二位相位对比序列(2DPC)冠状位扫描,计算椎动脉内径均值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1)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后椎动脉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不是通过改变椎动脉的管径,而是通过改变椎动脉的形态达到治疗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 / 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J].
冯晓洲 ;
张大鵾 ;
杨哲 .
中国骨伤, 2002, (09) :30-31
[2]   什么是颈性眩晕 [J].
薛爽 ;
王国相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9, (05)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