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感知的农村地区旅游扶贫效益研究——以砀山光明村为例

被引:6
作者
赵荣
甘萌雨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扶贫; 居民感知; 扶贫效益; 光明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旅游扶贫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居民作为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目的地旅游业成功的关键。文章以砀山县光明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的感知。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效应感知明显,比如旅游扶贫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基础设施、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等作用,因此居民参与旅游的热情高,对旅游持明显的支持态度。为了提高旅游扶贫综合效益,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当地政府应注重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参与旅游的深度,以增加旅游收入;同时丰富旅游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旅游扶贫基础;通过加强政府主导,规范市场运作,来创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46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砀山县扶贫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J].
李新习 .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03) :14-15
[3]   砀山县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对策 [J].
黄永丰 ;
蒋书良 .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3) :387-388
[4]   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 [J].
张伟 ;
张建春 ;
魏鸿雁 .
旅游学刊, 2005, (05) :43-49
[5]   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 [J].
杨兴柱 ;
陆林 ;
不详 .
城市问题 , 2005, (02) :44-50
[6]   居民对生态旅游认知与态度之研究——以澎湖列岛为例 [J].
吴忠宏 ;
洪常明 ;
钟林生 .
旅游学刊, 2005, (01) :57-62
[7]   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 [J].
苏勤 ;
林炳耀 .
地理研究, 2004, (01) :104-114
[8]   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 [J].
宣国富 ;
陆林 ;
章锦河 ;
杨效忠 .
地理科学, 2002, (06) :741-746
[9]   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 [J].
周歆红 .
旅游学刊, 2002, (01) :17-21
[10]   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旅游的社会影响分析 [J].
王宪礼 ;
朴正吉 ;
黄永炫 ;
车润贞 .
旅游学刊, 1999, (02) :65-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