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及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谢蓓芳
余海民
顾群英
王建林
乐军儿
机构
[1] 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关键词
抑郁症; 抗抑郁药;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抑郁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患者6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rTMS组(36例)和伪rTMS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帕罗西汀片(20~40 mg/d)治疗。rTMS组接受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TMS刺激,10 Hz,80%运动阈值,刺激2 s,间隔28 s,800个脉冲,每周5次,连续2周,共10次。伪rTMS组应用伪刺激线圈,刺激部位、次数、频率同rTMS组,有振动声音,但不产生磁场效应。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末进行BDNF检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末应用Montgomery Asberg抑郁量表(MADS)对两组患者在进行评估,同时与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rTMS组MADS评分[(31.28±4.55)分]与伪rTMS组[(31.69±3.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68),治疗第2、4周末,rTMS组MADS评分[(19.61±3.10)分、(8.53±1.61)分]明显低于伪rTMS组[(21.69±3.59)分、(9.97±2.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13;t=-3.12,P=0.003);治疗第4周末,rTMS组的显效率(78.0%)和治愈率(41.7%)明显高于伪rTMS组(56.0%和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0、4.16,均P<0.05)。rTMS组、伪rTMS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41.53±15.38)μg/L、(38.41±21.48)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1.41±39.76)μg/L](P=0.000);治疗4周末,两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34,P=0.02;t=-4.38,P=0.000),rTMS组血清BDNF水平的增加值显著高于伪rTMS组(P=0.000)。结论 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有效,rTMS治疗可升高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683 / 268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J].
朱毅平 ;
郭萍 ;
金学敏 ;
耿松 ;
杨胜良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 36 (11) :885-887
[2]   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分析 [J].
程容 ;
周振祥 ;
吕永良 ;
张荣生 ;
钱志平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 (17) :2371-2372
[3]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瑞凌 ;
袁良津 ;
李博 ;
陈祚胜 .
安徽医药, 2014, 18 (10) :1903-1905
[4]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重性抑郁障碍 [J].
房萌 ;
任艳萍 ;
刘辉 ;
周方 ;
王刚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 (02) :194-199
[5]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起效时间及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J].
李凝 ;
王学义 ;
宋美 ;
王岚 ;
董玲 ;
刘艳菊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2, (03) :137-140
[6]   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 [J].
刘进文 ;
张晓斌 ;
周宏辉 ;
张玉梅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09) :29-31
[7]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黄满丽,许毅,胡健波,周韦华,魏宁,胡少华,戚洪莉,罗本燕.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3)
[8]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 [J].
李俊玲 ;
牟凯 .
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18) :2805-2806
[9]   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相关分析 [J].
陶正宇 ;
张兰 .
临床荟萃, 2009, 24 (12) :1052-1055
[10]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 [J].
王文菁 ;
钟天平 .
广东医学, 2007, (12) :1993-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