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早古生代末期洋中脊俯冲:锆石Hf同位素组成突变的启示

被引:57
作者
孙敏 [1 ]
龙晓平 [1 ,2 ]
蔡克大 [1 ]
蒋映德 [1 ]
王步云 [1 ]
袁超 [2 ]
赵国春 [1 ]
肖文交 [3 ]
吴福元 [3 ]
机构
[1]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古生代; 洋中脊俯冲; Hf同位素; 花岗岩; 阿尔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阿尔泰地区花岗岩、沉积岩及片麻岩中分选出来的岩浆成因锆石年龄介于280~2800Ma,记录了该区长期的岩浆活动历史.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数据在420Ma左右出现剧烈的突变,显示~420Ma以前岩浆主要来自于古老物质和新生物质的混合,而在420Ma以后则以新生物质熔融为其主要生成方式.这可能暗示着幔源熔体的急剧加入导致该区岩石圈成分在约420Ma被彻底的改造.我们尝试用洋中脊俯冲来解释这一巨大变化,此构造模式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一时期形成的大量的来自于新生物质的花岗岩,成分复杂的基性岩以及埃达克-高镁安山岩-玻安岩-富铌玄武岩等岩石组合,而且可以解释同期的高温低压区域变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35 / 94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玛因鄂博高温型强过铝花岗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周刚 ;
张招崇 ;
罗世宾 ;
何斌 ;
王祥 ;
应立娟 ;
赵华 ;
李爱红 ;
贺永康 .
岩石学报, 2007, (08) :1909-1920
[2]   中国阿尔泰北部山区早泥盆世花岗岩的年龄、成因及构造意义 [J].
童英 ;
王涛 ;
洪大卫 ;
代雅建 ;
韩宝福 ;
柳晓明 .
岩石学报, 2007, (08) :1933-1944
[3]   阿尔泰哈巴河群的沉积时代及其构造背景 [J].
袁超 ;
孙敏 ;
龙晓平 ;
夏小平 ;
肖文交 ;
李献华 ;
林寿发 ;
蔡克大 .
岩石学报, 2007, (07) :1635-1644
[4]   新疆北部的富镁火成岩 [J].
赵振华 ;
王强 ;
熊小林 ;
牛贺才 ;
张海祥 ;
乔玉楼 .
岩石学报, 2007, (07) :1696-1707
[5]   阿尔泰中蒙边界塔克什肯口岸后造山富碱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其地壳生长意义 [J].
童英 ;
王涛 ;
V P Kovach ;
洪大卫 ;
韩宝福 .
岩石学报, 2006, (05) :1267-1278
[6]   阿尔泰—蒙古微大陆的确定及其意义 [J].
李会军 ;
何国琦 ;
吴泰然 ;
吴波 .
岩石学报, 2006, (05) :1369-1379
[7]   新疆喀拉通克和黄山东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韩宝福 ;
季建清 ;
宋彪 ;
陈立辉 ;
李宗怀 .
科学通报, 2004, (22) :2324-2328
[9]   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库尔提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的SHRIMP年代学研究 [J].
张海祥 ;
牛贺才 ;
K.Terada ;
于学元 ;
H.Sato ;
J.Ito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2) :1350-1354
[10]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大地构造及地壳演化 [J].
李天德 ;
В.Н.波里扬斯基 .
新疆地质, 2001, (01) :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