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3
作者
崔锐 [1 ,2 ]
吕伟明 [3 ]
刘广明 [4 ]
高红霞 [3 ]
徐力刚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
[3] 江阴市环境监测站
[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
关键词
螯合诱导; 植物修复; 重金属; 土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危害严重、治理困难,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有着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综述了螯合诱导修复技术的原理,从螯合剂的选用、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土壤pH值的调节以及田间措施的实施4个方面介绍了螯合诱导修复技术的限制因素,最后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螯合诱导修复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2个方面为着力点,详细叙述了此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J].
程国玲 ;
胥家桢 ;
马志飞 ;
汪群慧 .
土壤, 2008, (01) :16-20
[2]   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J].
陈柳燕 ;
张黎明 ;
李福燕 ;
李许明 ;
郭彬 ;
漆智平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18-23
[3]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强化措施的研究 [J].
杨帆 ;
刘雷 ;
黄精明 .
江西科学, 2007, (02) :229-232
[4]   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 [J].
黄铮 ;
徐力刚 ;
徐南军 ;
杨劲松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1) :58-62
[5]   NTA对玉米体内Cu、Zn的积累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J].
周建民 ;
党志 ;
陶雪琴 ;
周永章 .
环境科学, 2005, (06) :128-132
[6]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评价及展望 [J].
龙安华 ;
倪才英 ;
宋玉斌 .
江苏环境科技, 2005, (03) :43-45
[7]   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J].
伍钧 ;
孟晓霞 ;
李昆 .
土壤, 2005, (03) :258-264
[8]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杂草资源的利用 [J].
魏树和 ;
周启星 ;
刘睿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3) :432-440
[9]   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王宏镔 ;
束文圣 ;
蓝崇钰 .
生态学报, 2005, (03) :596-605
[10]   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根际效应研究进展 [J].
孙琴 ;
王晓蓉 ;
丁士明 .
生态学杂志, 2005, (01)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