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17
作者
朱明明 [1 ]
万文涛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 成长规律; 中美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本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共抽选2625篇国内权威期刊文章,并选取323位美国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中美创新人才成长规律进行建模比较,结果显示:创新人才的创新经验和创新能力随年龄增长分别呈Logistic曲线和"钟型"曲线分布,且两者之间呈非线性相关关系;美国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人才的创新能力分别在18.84岁、28.29岁、31.23岁和25.83岁开始超过中国创新人才;在物理学、经济学领域,美国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峰值年龄要小于中国创新人才;美国各学科领域人才的创新能力峰值水平都要显著高于中国创新人才,而中国创新人才平均需要花费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再次追赶上美国创新人才的创新水平。美国创新人才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重大创新成就与其教育创新分不开,因此,中国有必要从中汲取一些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 [J].
戚业国 .
中国高等教育, 2012, (09) :35-37
[2]   基于阶段性成长规律的美国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与启示 [J].
李慧敏 .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 (08) :158-162
[3]   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 [J].
郭广生 ;
李庆丰 .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8) :7-10
[4]   学习自由的实现及其制度建构——兼论创新人才的培养 [J].
马廷奇 ;
张应强 .
教育研究, 2011, 32 (08) :50-54
[6]   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 [J].
阎光才 .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01) :37-39
[7]   年龄与科研能力:来自美国四年制大学理科教授的调查报告 [J].
林曾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08) :1154-1164
[8]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1) :2-10+111
[9]   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年龄特征 [J].
尚智丛 .
科学学研究, 2007, (02) :228-232
[10]   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分析 [J].
娄伟 .
中国科技论坛, 2004, (06) :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