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威胁与心智考古学

被引:15
作者
李恒威
王昊晟
机构
[1] 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工具性威胁; 适应性威胁; 观念性威胁; 生存性威胁; 心智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5 [文物考古];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601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是否对人类构成了威胁?目前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笔者在此所做的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是:(1)根据目前人们所谈的人工智能威胁论的语义,对人工智能威胁论进行分类,澄清让一些人真正忧虑和恐惧的究竟是哪一种类型的威胁。(2)基于潘克塞普(J.Panksepp)的心智考古学(archaeology of mind)以及马图拉纳(H.Maturana)和瓦雷拉(F.Varela)的生物自创生(autopoiesis)理论所提供的生命发生(genesis)和演化的一般框架,我们的论证将表明,让某些人真正忧虑和恐惧的人工智能的威胁事实上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这种忧虑和恐惧是对人工智能带来威胁的拟人化的扩展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未来简史[M]. 中信出版社 , 尤瓦尔·赫拉利, 2017
[2]  
Life after Kant: Natural purposes and the autopoietic foundations of biological individuality[J] . Andreas Weber,Francisco J. Varela.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 2002 (2)
[3]  
Conceptualizing a Nonnatural Entity: Anthropomorphism in God Concepts[J] . Justin L. Barrett,Frank C. Keil.Cognitive Psychology . 1996 (3)
[4]  
W.W.Norton&Company,Inc .2 Panksepp J,Biven,L. W.W.Norton&Company,Inc . 2012
[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Nick Bostr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