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度贫困地区“飞地经济”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25
作者
张明善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
飞地经济; 脱贫攻坚; 深度贫困; 十八洞村; 对口帮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飞地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合作模式,也是助推当前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此模式的应用推广,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响应,取得一些进展和效果。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实施中普遍存在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到位、合作机制不够健全、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同时深深感知,"飞地经济"模式对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禀赋差、产业发展落后的深度贫困地区尤为适用,是解决我国当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最为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文从脱贫攻坚的角度出发,探析"飞地经济"模式在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应用的现实意义及其适应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十八洞村与精准扶贫
    牛震
    [J]. 农村工作通讯, 2015, (08) : 55 - 56
  • [2] 飞地经济模式及其互利共赢机制研究
    冯云廷
    [J]. 财经问题研究, 2013, (07) : 94 - 102
  • [3] 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李骏阳
    夏惠芳
    [J]. 商业经济与管理 , 2006, (02) : 55 - 60
  • [4] “飞地经济”:合作机制设计最重要[N]. 刘志彪.人民政协报. 2017 (003)
  • [5] Foreign enclav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analysis[J] . Kausik Gupta,Manash R. Gupta. . 1998 (3)
  • [6] Broadening the enclave debate: The labor market experiences of Dominican and Colombian men in New York city[J] . Greta A. Gilbertson,Douglas T. Gurak.Sociological Forum . 1993 (2)
  • [7] Political practice and the rise of an ethnic enclave[J] . Carlos A. Forment.Theory and Society . 1988 (1)
  • [8] Industrial export enclaves and manufacturing change[J] . Luis Suarez-Villa.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 1984 (1)
  • [9] 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共同富裕 .2 谢佼. 新华每日电讯 . 2017
  • [10] 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网站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