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东南部冰后期泥质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成岩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26
作者
刘健
朱日祥
李绍全
Jeong-Hae Chang
机构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Korean Institute of Geology
[4] Mining & Material
[5] Taejon
[6] Korea 青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 北京
[8] 青岛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环境磁学; 成岩作用; 铁磁性硫化物; 南黄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YSDP103孔位于南黄海东南部冷涡泥质沉积区,0~29.79m岩心代表约13kaBP以来形成的陆架泥质沉积物,其下段(A2段,29.79~13.35m)是在冰后期海侵直至全新世中期(约6ka BP(14C测定))海平面达到最高这段时间内形成的,而上段(A1段,13.35~0m)则是在冰后期海侵达到最高海平面之后伴随着黄海暖流的形成而出现的冷涡环境中沉积的。笔者对YSDP103孔0~29.79m岩心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钻孔岩心的磁性组分主要是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除了最上部2.35m外,其磁性矿物遭受了还原成岩作用,磁性矿物的含量和低矫顽力组分的比例都显著降低。铁磁性硫化物(胶黄铁矿)存在于A2段,但在A1段缺失,表明了海洋环境条件对磁性矿物成岩过程的控制。磁学参数在A1和A2段的界线处发生突变,反映了环境条件和原始磁性组分的差异对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在A2段磁学参数的高、低值层段交替出现,可能反映在A2段沉积期间进入沉积区的碎屑磁性矿物在含量的多、少和/或粒度的粗、细上出现周期性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83 / 5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湖泊沉积物中胶黄铁矿的鉴出及其磁学意义 [J].
胡守云 ;
E.Appel ;
V.Hoffmann ;
W.Schmahl ;
王苏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234-238
[2]   捷克黄土的磁学性质及古气候意义 [J].
朱日祥 ;
石采东 ;
V.Suchy ;
A.Zeman ;
郭斌 ;
潘永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2) :146-154
[3]   磁性矿物还原成岩作用述评 [J].
刘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4) :103-107
[4]   西伯利亚南部黄土沉积物的磁学性质 [J].
朱日祥 ;
A. Kazansky ;
G. Matasova ;
郭斌 ;
V.Zykina ;
E.Petrovsky ;
N.Jordanova .
科学通报, 2000, (11) :1200-1205
[5]   末次冰消期以来黄海海平面变化与黄海暖流的形成 [J].
刘健 ;
李绍全 ;
王圣洁 ;
杨子赓 ;
葛宗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1) :19-30
[6]   南黄海东侧冰消期以来的沉积层序与环境演化 [J].
李绍全 ;
刘健 ;
王圣洁 ;
杨子赓 .
科学通报, 1998, (08) :876-880
[7]   南黄海东侧陆架冰消期以来的海侵沉积特征 [J].
李绍全 ;
刘健 ;
王圣洁 ;
杨子赓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 (04) :2-13
[8]   南黄海冷涡沉积和通道沉积的发现 [J].
申顺喜 ;
陈丽蓉 ;
高良 ;
李安春 .
海洋与湖沼, 1993, (06) :563-570
[9]  
黄海地质[M]. 海洋出版社 , 秦蕴珊等主编, 1989
[10]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of Antarctic Late Pleistocene sediments and interhemispheric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events [J].
Sagnotti, L ;
Macrí, P ;
Camerlenghi, A ;
Rebesco, M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1, 192 (01) :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