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 条
鲁西上峪辉长-闪长岩的成因: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2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德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王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
来源:
关键词:
高Mg闪长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中生代;
鲁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2 [];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鲁西上峪辉长闪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成因以及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给予制约.研究表明,鲁西上峪岩体是由一套辉长闪长岩类岩石构成.锆石呈自形-半自形晶,且具有较高的Th/U比值(1.23~2.87),意味着岩浆成因.对两个辉长闪长岩中锆石进行的LA-ICP-MSU-Pb定年结果(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9±1)和(134±2)Ma,这表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除早期堆积体外(QT-19),该类岩石的SiO2和MgO含量分别介于50.12%~56.37%和3.52%~6.37%之间;且以高Mg#(0.54~0.63)、富Na(Na2O/K2O大于1)、高Cr(73×10?6~217×10?6)、Ni(34×10?6~241×10?6)为特征.该类岩石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87Sr/86Sr(t)值和εNd(t)值分别变化于0.70962~0.71081和?16.60~?13.04之间.结合鲁西铁铜沟、金岭高镁闪长岩和方城、费县玄武岩及其中地幔包体的特征,认为上峪辉长闪长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受陆壳物质强烈改造的富集型上地幔.鲁西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Sr-Nd-Pb同位素的空间变化—即自南东向北西方向87Sr/86Sr(t)值降低、εNd(t)值升高、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初始比值的降低—与扬子克拉通沿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的构造模式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 [1]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高Mg闪长岩——对岩石圈减薄机制的制约[J]. 地学前缘, 2006, (02) : 120 - 129许文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裴福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清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纪伟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2] 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质、组成、富集过程及其形成机理[J]. 岩石学报, 2005, (04) : 1271 - 1280张宏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新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范蔚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郭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基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汤艳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牛利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3] 华北地块中东部中生代侵入杂岩中角闪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定年:对岩石圈减薄时间的制约[J]. 地球化学, 2004, (03) : 221 - 231许文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冬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清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裴福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华北中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橄榄石捕虏晶:对岩石圈地幔置换过程的启示[J]. 科学通报 , 2004, (08) : 784 - 789张宏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英基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徐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马玉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 [5] 鲁西费县中生代玄武岩及幔源捕掳晶的矿物化学:对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制约[J].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1) : 88 - 97裴福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许文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清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冬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鲁西纯橄岩捕虏体中富硅质熔(流)体的交代作用:对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减薄的意义[J]. 地质学报, 2004, (01) : 72 - 8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冬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两类幔源捕虏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J]. 岩石学报, 2003, (04) : 623 - 636许文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冬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清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林景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8]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 913 - 920翟明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朱日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刘建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孟庆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侯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胡圣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李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张宏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刘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
- [9]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地学前缘, 2003, (03) : 51 - 60吴福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葛文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郭春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 [10]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的深源超镁铁质岩捕虏体及其富硅交代特征[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8) : 734 - 744陈立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新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