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型走滑断裂相关的旋转

被引:3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走向滑动断层; 构造旋转; 地壳变形; 古地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与大型走滑断裂有关的旋转一方面起因于断裂带的大规模走滑,另一方面也与大断裂带内部及外围次级断裂系的水平运动密切相关。尽管前人提出了一些有关断裂带走滑与旋转的动力学模式,但由于不同走滑断裂系变形环境及边界条件的差异,断裂走滑导致块体旋转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很难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来解释。对美国西海岸圣安德列斯断裂、美国盆岭区LakeMead断裂系、中国西南哀牢山-红河走滑断裂系以及新西兰Alpine断裂带、土耳其北安那托利亚断裂等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在断裂带走滑过程中,相关构造及块体的旋转非常明显。运用古地磁学、磁组构、构造分析、高精度GPS监测及构造模拟等方法,可以对这些构造及块体的旋转方向和幅度进行研究。由于大规模旋转会导致构造格局及地质地貌特征的改变,因此在走滑断裂带的研究中必须加以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形变场 [J].
杨少敏 ;
游新兆 ;
杜瑞林 ;
乔学军 ;
王琪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1) :68-75
[2]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J].
尹安 .
地球学报, 2001, (03) :193-230
[3]   红河断裂两侧早第三纪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杨振宇 ;
孙知明 ;
马醒华 ;
尹济云 ;
Y.Otofuji .
地质学报, 2001, (01) :35-44
[4]   滇西兰坪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地磁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J].
尹济云 ;
孙知明 ;
杨振宇 ;
梁其中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5) :648-659
[5]   沿大型走滑断裂系的隆升 [J].
赵越,徐守礼,杨振宇 .
地质科学, 1996, (01)
[6]   云南思茅地区新生代的持续旋转 [J].
陈海泓 ;
郝杰 ;
Jon P.Dobson Friedrich Heller Kennech J.Hsū .
科学通报, 1993, (24) :2269-2272
[7]   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相对运动的古地磁证据 [J].
林金录 .
地震地质, 1988, (03) :1-7
[8]   岩石的磁性组构及其在岩石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J].
吴汉宁 .
岩石学报, 1988, (01) :94-98
[9]  
古地磁学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徐世浙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