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的宪法解释制度——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

被引:2
作者
张万洪 [1 ]
丁鹏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2] 武汉大学公益与发展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宪法解释; 法律社会学; 功能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法律社会学基于价值中立的立场关注宪法解释制度的多样实然状态。依据其功能主义视角,比较分析当前各种解释进路构成的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与局限,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其社会功能与效果的理解,包括开发定量/定性指标,检验该制度对国家权力运作、社会治理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影响,反思解释方法的有效程度和开放程度。这种探讨预示着研究宪法解释的多学科进路。同时,只有基于宪法解释实践过程,综合社会行动者个性化的感性体验与社会规律的理性抽象,才能超越精英主义解释和法律社会学中立进路的局限,使宪法解释制度的探讨逐步达至宪法解释学、法律社会学的普遍逻辑与具体历史实践的合一,以及社会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目的之并存。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 [1] Textualism as a nondelegation doctrine
    Manning, JF
    [J]. COLUMBIA LAW REVIEW, 1997, 97 (03) : 673 - 739
  • [2] 我们时代的人权.[M].张万洪;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 [3] 制宪权与根本法.[M].陈端洪;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 [4] 九人.[M].(美) 图宾;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0,
  • [5] 认真对待宪法解释.[M].范进学;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 [6] 法律的现代性剧场.[M].强世功著;.法律出版社.2006,
  • [7]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8] 现代宪法解释基本理论.[M].韩大元等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 [9] 西方哲学史.[M].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10] 后现代论.[M].高宣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