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的测度方法评述:基于前沿文献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建军 [1 ]
陈怀锦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集聚测度; 区位Gini系数; EG指数; DO指数; MAU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随着集聚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日益深入,不断涌现出新的测度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方法。不同测度方法的构建原理和适用性不同,选择恰当的集聚测度方法是准确描述集聚现象的基础。文章利用历史归纳法,根据集聚测度方法的发展脉络分为第一代集聚指数、第二代集聚指数和第三代集聚指数,探究其背后的构建原理和演变逻辑。在此基础上,将不同的集聚测度方法分为离散空间下的聚类指数法和连续空间下的距离指数法,二者在空间属性、数据要求、估计结果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基于聚类的指数反映了特定空间单元产业集聚程度,基于距离的指数侧重于产业集聚的空间范围,其本质区别在于MAUP(可塑地理单元问题)对集聚分析的影响。不同集聚测度方法仅反映了产业集聚现象的部分内涵,理想的测度产业集聚程度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Industrial Spatial Agglomeration Using Distance-based Approach in Beijing, China[J]. LI Jiaming,ZHANG Wenzhong,YU Jianhui,CHEN Hongxi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06)
[2]   产业集聚的测度及其动态变化——基于北京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 [J].
袁海红 ;
张华 ;
曾洪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9) :38-50
[3]   基于连续距离的制造业空间集聚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J].
何玉梅 ;
刘修岩 ;
李锐 .
财经研究, 2012, 38 (10) :36-46
[4]   中国高端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2003~2009 [J].
高丽娜 ;
卫平 .
工业技术经济, 2012, 31 (01) :84-91
[5]   理解区位基尼系数:局限性与基准分布的选择 [J].
蒲业潇 .
统计研究, 2011, 28 (09) :101-109
[6]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及其演变趋势 [J].
谢里 ;
罗能生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12) :1836-1844
[7]   空间统计分析中的MAUP及其影响 [J].
李海萍 .
统计与决策, 2009, (22) :15-17
[8]   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杨洪焦 ;
孙林岩 ;
吴安波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4) :64-72
[9]   基于距离的北京制造业空间集聚 [J].
刘春霞 ;
朱青 ;
李月臣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47-1258
[10]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J].
罗勇 ;
曹丽莉 .
经济研究, 2005, (08) :106-1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