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植物水分来源的D、18O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边俊景
孙自永
周爱国
余绍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干旱区; 植物水分; 稳定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是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植物水源的研究有助于指导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在水分被根系吸收和从根系向叶片输送的过程中,其δ(D)、δ(18O)值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水中天然δ(D)、δ(18O)值的分析为确定植物的水分来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只要各潜在水源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就可通过植物体内水的δ(D)、δ(18O)值和各潜在水源δ(D)、δ(18O)值的对比,定量确定植物对这些水源的吸收情况。但是,由于各潜在水源的不确定性和蒸发富集等因素的影响,该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另外,隐性降水是干旱环境下植物的重要水源,但目前尚未开展隐性降水对植物补给作用的定量评价。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定量评价干旱区植物隐性水源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新疆罗布泊地区凝结水试验 [J].
孙自永 ;
余绍文 ;
周爱国 ;
张俊 ;
刘德良 ;
杨丽 .
地质科技情报, 2008, (02) :91-96
[2]   内蒙桌子山地区凝结水对岩溶地下水补给的探讨 [J].
梁永平 ;
阎福贵 ;
侯俊林 ;
王维泰 .
中国岩溶, 2006, (04) :320-323
[3]   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昼夜动态的实验研究 [J].
曾亦键 ;
万力 ;
王旭升 ;
曹文炳 .
地学前缘, 2006, (01) :52-57
[4]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凝结水研究综述 [J].
郭占荣 ;
刘建辉 .
干旱区研究, 2005, (04) :160-164
[5]   荒漠绿洲边缘凝结水量及其影响因子 [J].
方静 ;
丁永建 .
冰川冻土, 2005, (05) :755-760
[6]   包气带中温度变化对水分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万力 ;
曹文炳 ;
周训 ;
胡伏生 ;
陈劲松 ;
张文洋 ;
卢洪雷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3) :25-28
[7]  
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系统演化的长程效应研究[D]. 孙自永.中国地质大学. 2006
[8]   Summer rain pulse size and rainwater uptake by three dominant desert plants in a desertified grassland ecosystem in northwestern China [J].
Cheng, Xiaoli ;
An, Shuqing ;
Li, Bo ;
Chen, Jiquan ;
Lin, Guanghui ;
Liu, Yuhong ;
Luo, Yiqi ;
Liu, Shirong .
PLANT ECOLOGY, 2006, 184 (01) :1-12
[9]   Partitioning of water and nitrogen in co-occurring Mediterranean woody shrub species of different evolutionary history [J].
Filella, I ;
Peñuelas, J .
OECOLOGIA, 2003, 137 (01) :51-61
[10]  
Source partitioning using stable isotopes: coping with too many sources[J] . Donald L. Phillips,Jillian W. Gregg.Oecologia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