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门山地区磷矿、煤矿开采对水系沉积物Cd等元素影响调查

被引:14
作者
王磊 [1 ]
唐文春 [1 ]
秦兵 [1 ]
任利民 [2 ]
龚敏 [1 ]
闭向阳 [3 ]
马振东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四川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龙门山区; 水系沉积物; 富集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沱江水系源头流经含磷、含煤地层的绵远河和石亭江为研究对象,以一级阶地早期水系沉积物和河床中现代水系沉积物为采样介质,分析了含磷、含煤地层中常富集的Cu、Pb、Zn、As、Hg、Cd、Cr、U、Th等有毒有害元素。富集因子和水系表壳岩系化学分析结果表明:①绵远河上游龙门山区的现代水系沉积物遭受了显著的Cd、Hg、U富集,主要为磷矿、煤矿开采及相关工业影响所致;进入成都平原后,上游含矿地层及矿业活动对水系沉积物的影响减弱,水系沉积物主要表现为流域表壳岩系在自然风化作用下的正常组成,Cd等元素均为轻微富集。石亭江仅Sr出现显著富集。②龙门山表壳岩系"正常源"的化学组成控制了成都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背景化学组成。而含磷地层、含煤岩系"异常源"由于层厚及出露面积有限,仅在矿区周围形成Cd、Hg、U、Sr、Ba等元素的局部高值区,对成都平原沉积物的影响仅在两河汇入沱江之前。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地球化学背景与地球化学基准 [J].
张秀芝 ;
杨志宏 ;
马忠社 ;
唐俊红 .
地质通报, 2006, (05) :626-629
[2]   富集因子在环境地球化学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J].
张秀芝 ;
鲍征宇 ;
唐俊红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1) :65-72
[3]   中国西南地区煤中12种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 [J].
李大华 ;
唐跃刚 ;
陈坤 ;
邓涛 ;
程方平 ;
刘东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01) :15-20
[4]   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多元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冯新斌 ;
洪业汤 ;
倪建宇 ;
周斌 ;
王羽 .
矿物学报, 1999, (01) :34-40
[5]  
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的化学组成.[M].鄢明才;迟清华著;.科学出版社.1997,
[6]  
水环境化学元素研究.[M].张立城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7]  
Geochemistry of sediments from El Melah lagoon (NE Tunisia): A contribu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anthropogenic inputs.[J].M.I. Prudêncio;M.I. Gonzalez;M.I. Dias;E. Galan;F. Ruiz.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6, 2
[8]   Preliminary data on cadmium and arsenic geochemistry for some phosphorites in Egypt [J].
Baioumy, HM .
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 2005, 41 (03) :266-274
[9]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are-earth elements and uranium in tertiary sedimentary phosphorites of Hahotoé–Kpogamé; Togo.[J].Kissao Gnandi;Heinz J. Tobschall.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2003, 1
[10]  
Enrichment of Cu; Ni; Zn; Pb and As in an ombrotrophic peat bog near a Cu-Ni smelter in Southwest Finland.[J].T.M. Nieminen;L. Ukonmaanaho;W. Shotyk.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2, 1